本报记者 李博 如同人间四月天和煦的风和阳光,黄河之约·绿水青山三门峡生态文学周活动期间,著名作家梁衡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的一言一语,都让人如沐春风。 先后5次来到三门峡,77岁的梁衡对三门峡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缘。此行,他在看到“分陕石”、乘坐游轮观赏清水黄河、考察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等之后,对三门峡又多了一份赞誉和厚爱,不禁感慨:“三门峡可看的东西太多了!” 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当他看到公园内一处矗立着的“分陕石”时,立即想到陕西省名字的由来。“今天偌大的一个陕西省,20万平方公里,却是因为坐落在一块小石之西而得名。”梁衡说,“分陕石”意义重大,三门峡应该加大宣传。 还有“横渡母亲河活动”,这次来他才听说已举办过多届,吸引了全国众多的游泳爱好者。对于白天鹅,他说,因为三门峡冬季的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正是白天鹅所喜欢的栖息温度,加上三门峡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才吸引了那么多白天鹅到三门峡越冬。 梁衡说,对于一个地方的宣传点,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人为的,最好的是借着先天进行人为打造,一个城市的宣传要找到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点,“分陕石”“横渡母亲河活动”“白天鹅栖息喜欢三门峡适宜的温度及生态环境”,这三个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所以都应该好好造势,更进一步宣传。 从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号码头登上“天鹅号”游轮,徜徉在母亲河怀抱中,梁衡出舱走到船头,迎着四月的黄河春风,尽情感受大美黄河三门峡段的魅力,他饶有兴趣地拍照留念。 “黄河在经过黄土高原后,在三门峡段居然还能这么清澈,很漂亮,令人大吃一惊!真是特殊奇观!这应该和水库调沙有关吧……”在赞美三门峡黄河水清澈时,他不禁想起另外一处同样拥有清澈黄河水的刘家峡水库。他说,两个水库都很浩渺,刘家峡水面比较狭长,而三门峡水面比较宽,在黄河的上游和中下游有这么两颗明珠,引人遐想!“那次也乘船了,不过那次的船可不像这次这么大的游轮!”梁衡笑着说。 梁衡对古树情有独钟,在他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其作品《树梢上的中国》一书中共写了33棵古树,其中位于陕州区观音堂镇的七里古槐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看似一棵槐树,却记载了唐朝以来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梁衡此行仍多次询问起七里古槐的近况,并建议大家有时间去看看。 …… “三门峡可看的东西太多了!”梁衡说,此次生态文学周活动邀请的多是作家,下次可以多邀请新闻界的朋友们,继续给三门峡作宣传。 |
“三门峡可看的东西太多了”
——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梁衡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28 打印

- 上一条:春景满崤函
- 下一条:领略黄河之美 聆听历史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