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神奇穿山灶 十碗席飘香

本报记者 梁媛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2-19   打印

  品尝十碗席 本报记者 孙猛 摄

  “寒冷的冬日,游完地下古村落之后,再来上一桌热气腾腾的十碗席,暖胃又暖心,美哉!”借着“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的东风,极具地方特色的陕州十碗席为外地游客带来舌尖上的享受。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陕州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在饮食方面,院内特有的穿山灶,成就了人间至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州十碗席。

  十碗席的起源和豫西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豫西山区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饮食方面喜食汤菜,讲究香辣咸酸、荤素搭配,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用当地的家猪肉和萝卜、田野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豫西“十碗水席”。

  十碗席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系陕州名吃珍品。1901年,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从西安路过陕州,当地官员为取悦慈禧和光绪,遂安排当地名厨用十碗水席进献,慈禧和光绪初次品尝纯真地道的十碗席后大悦,且亲口夸赞:“十碗水席,十全十美。”此后,陕州“十碗席”久负盛名,扬名天下。

  “菜品的形状有丝、片、条、块、丁,花样丰富,制作过程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荤素搭配、汤菜兼有、香而不干、甜而不腻、香味浓郁,清爽利口。”今年61岁的陕州区西张村镇人马寨村县级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做了40多年十碗席,提起制作过程滔滔不绝。

  王师傅表示,十碗席的制作有独特技艺特征,有荤有素,七热三凉,七热有红烧肉、小酥肉、蒸焖鸡块、乱碗(炖)、海带黄花菜、辣豆腐、八宝饭,三凉有豆芽、黄瓜、韭菜粉条,主食为手工圆蒸馍,一汤为酸辣汤。其中的扣碗肉、小酥肉是将肉经过加工切成片后煮熟,再进行烧烤,加料、闷透后再装入瓦碗内蒸,呈现色红味香,口感不腻,具有独特口味,食后回味无穷,具有陕州农家饮食风味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碗席不仅是陕州地区特有的民风民俗,也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做十碗席所用的穿山灶结构巧妙,可以放下7口锅,蒸、煮、炖、焖加保温,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根据烹饪方法和火候要求不同,每种菜放在不同的灶眼上,才能做出正宗的十碗席。王师傅说:“扣碗肉、糯米饭需要大火蒸,放在第一、第二眼灶上。第三眼灶火头最强,能确保小酥肉酥香里嫩,再往上炉温逐渐下降,依次用于炖、焖、保温等。七个灶同时做出七道热菜,再配上三道凉菜,十碗席就做成了。”

  “十碗席不光在制作上有技巧,上菜排列也很有讲究。上菜先热后凉,中间大烧、小烧,与桌纹垂直且与正门相对的方向为上,由年长德高望重的人坐。桌正中上方摆金针,下方摆海带,左摆红色菜、右摆白色菜。简单地说就是:大烧、小烧、耙猪头乱碗;上珍下带;左红右白;两头凉菜。”王师傅介绍。

  如今,地域特征鲜明、技艺独特、口味别具一格的十碗席也从农村走向城市。距离2024年春节还有2个月,今年37岁的小楠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做十碗席预制菜礼盒了,将这些美食浓缩在一份份包装盒内,成为过年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去年做了近千份被一抢而空,每份218元,有的招待亲戚,有的寄给远方朋友,让过年不能回家的三门峡人也能吃到正宗的家乡饭。”而在三门峡市区御膳饭店、金镰宾馆等中大型酒店,十碗席盛放在漂亮的小碗中,旁边有雕花作衬,根据市民口味变化改进,让接地气的传统美食尽显“精致范儿”。金镰宾馆的厨师介绍:“以前的十碗席以素菜居多,在物质生活逐渐丰沛的今天,我们将十碗席进行改良,加入山珍等,更符合现代人养生的健康饮食需求,很受顾客欢迎。”

  “近年,婚丧嫁娶、红白大事受现代元素影响很大,十碗席失去了发挥作用的载体,现在只在部分农事习俗中存在。”陕州区文化馆负责人向记者谈起目前该项民俗所面临的现状。他表示,为了不让这一民俗失传,文化部门搜集了大量的摄影、文字资料,建立档案数据库,在地坑院比较集中且保护较完整的一些村落,办地坑院民俗院落、农家乐体验中心,完整再现十碗席的制作过程。“民以食为天,十碗席有很大的潜在产业价值,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前提下,适度加以创新,使之成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取向、口味特点、生活节奏的食品,进行生产性保护开发,是我们目前正在关注研究的方向。”

  神奇的地下院落,特殊的灶台,十碗席绵延悠长的味道,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味觉的刺激、视觉的享受,更展现了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智慧,成为三门峡人最留恋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