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伏牛 > 正文

万籁有声

□刘汇渊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9   打印

  调到卢氏工作后,我寄宿在县城紧邻洛河北岸的一栋公寓楼里。站在窗前往南看,目光被横亘在南岸的文武二山拦截。在楼与山之间的这片小区域里,各样声音时时敲击着耳鼓,伴人度过一个个美好的日子。

  远处最响亮的声音当属汽笛声,那是由奔驰在浩吉铁路上的火车发出的。铁路修筑在山的半腰,联结蒙西与华中,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北煤南运大通道。这条铁路结束了卢氏不通火车的历史,因为兼具客运功能,所以山区群众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不过因为刚修成不久,车站尚未建设,故而还不能发送旅客。但它作为货运大动脉的高效率和低运费已让卢氏初尝甜头,那一列列满载着山货奔向远方的火车,不正是带动地方经济腾飞的新的翅膀吗?夜幕降临后,遥见一束灯光破空而来,接着便是机车的轰鸣声和车轮撞击铁轨的“咔嗒”声,这“咔嗒”声在有实地基础的路段上稍显沉闷,通过高架桥时则十分清脆,一抑一扬间仿佛是凯歌奏鸣,宣告着山区老百姓正在康庄大道上勇毅前进。

  洛河的水声四季不断,最是绵远悠长,这“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声音也让人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卢氏是洛河入豫第一县,境内流长122公里,流域面积2425平方千米,穿城而过的这一段,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是润泽整个县城的血脉。然而,曾几何时,河道里千疮百孔、河滩上淤积如山,老百姓痛心地称之为“烂河汃”。在脱贫攻坚的这几年里,县里下大力气开展了流域生态治理。如今的洛河两岸,步道如砥、花草如茵,不但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特别是分级修成的几座液压坝,聚起清凌凌一泓碧水,让山城一下子多了无限灵气。当上游来水多时,河水便翻坝而过,形成一道道飞练般的瀑布,同时还发出雷鸣般“訇訇”的响声,像是擂动了冲锋前的连天战鼓。

  夹洛河两岸都修有公路,这是城区小盆地沟通内外的主干道。卢氏人习惯把河堤叫“坝”,这两条修在河堤上且负有约束河水任务的路也就被形象称作“以坝代路”,其规范的名称反而在人们脑海中模糊了。因为同时承担城市道路和国道的双重功能,它们就显得特别繁忙。尤其是在晚上,大小车辆往来穿梭,那流光溢彩的车灯也变成了一条飞扬灵动的河流。岸上的光影又映入河水中,让人分不清究竟孰动孰静、孰真孰幻了。此等背景下,这两条路上无疑是最喧闹的,大卡车通过时的“轰轰”声、小轿车通过时的“嚓嚓”声,还有各样喇叭的鸣叫,共同汇成了一首马路交响曲。这曲子夜深时归于萧索、黎明时重又热闹,既展示着城市的无尽活力,也催促着人们努力奋斗每一天。

  在“以坝代路”和公寓楼之间,是30多米宽的滨河绿化带。园艺师们匠心独运,将花卉与绿草相搭配、乔木与灌木相错落,再造出小景、设上廊亭,不但吸引了熙熙攘攘的市民,也吸引了各种各样的鸟儿和虫儿。傍晚直至深夜,草丛里是虫儿献艺的舞台。或是蟋蟀,或是螽斯,或是油蛉,叫声的高低和长短都不一样,但融合在一起却很和谐,就像一曲悠远的眠歌,悄悄把人带入了梦乡。古人所谓的“秋声一半在虫鸣”,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黎明时分,天色尚且朦胧,枝头上的鸟儿就已经开始叫起来了,那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喜悦。它们也许只是在例行迎接朝阳的仪式,却让蜗居斗室里的人们听得神清气爽,忍不住披衣而起,投入到火热的工作。

  自然界的万般机籁,都与人的情思息息相关。琵琶声之于白居易是这样,风雨声之于陆游仍是这样。而我更愿意学郑板桥,在萧萧竹声中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职责尽到位。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