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多点散发的状况,陕州区工业战线认真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稳经济增长,积极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有力有效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主要目标完成保持全市前列。截至第三季度末,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位;完成工业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规上工业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2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个全覆盖”有效推进,“三大改造”实现全覆盖,对标提升大头落地,研发活动全覆盖正在攻坚,全年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8家已通过省科技厅评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居全市第三位。 重点工业项目服务有力跟进。今年,该区共有续建和新建工业项目47个,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项目有15个,全部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4.67亿元。特别是区工信局承担的7个重点工业项目,安排班子成员专班服务,动态跟进,其中5个项目进展良好,完成投资9.32亿元,通过“百日攻坚”行动,有望年底完成既定的建设目标。 “三大改造”项目实现全覆盖。今年,该区共动员、引导、组织68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67个,其中刚玉园区系列改造项目1个(由66个子项目组成),总投资53亿元,目前已全面建成投运53个,完成投资41.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30个(规上企业25家,规下企业5家),完成投资34.3亿元;智能化改造项目19个,完成投资8.5亿元;绿色化改造项目18个(规上企业17家,规下企业1家),完成投资10.2亿元;项目整体进度与计划节点基本一致,开工率、进展率、达效率均达到100%,为企业降本增效近7亿元。截至目前,“三大改造”项目已全面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施项目215个,达到了规上工业企业“三大改造”三年行动的预期目标。神通碳素“5G+智慧工厂”项目曾得到工信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入选河南省“5G+”十大典型应用案例。锦荣水泥磨技改项目,今年年初代表陕州区接受全市观摩,荣获全市第三名。特别是刚玉园区企业“三大改造”项目,在面临恢复供电晚、市场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全力动员企业改造提升,共谋划实施“三大改造”项目66个,已基本完工。 项目谋划和项目招引稳中推进。按照项目“滚动发展”的要求,区工信局积极谋划了刚玉联“数字化平台”项目、天鹅湾科创走廊陕州区“双创”园区项目、骏通公司年产1万辆多轮驱动特种车系列项目、锦荣水泥熟料线煤磨系统改造提升项目、石壕煤矿精煤洗选改造提升项目和三耐实业年产20万吨铝基高温新材料等项目,目前各项目前期工作均在积极推进中。 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该区加大对骏通、恒康、开曼、锦荣、奥科、中达等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带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总量不断增长,1至10月累计实现工业产值203.2亿元,同比增长25%;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其中奥科化工和中达化工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肖伟 昝运峡) |
陕州区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29 打印

- 上一条: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牢筑防线永葆本色
- 下一条:熬中药 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