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新闻 > 灵宝 > 正文
经济与生态共赢 发展与富民同步

灵宝:林长制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10   打印

  本报讯 树成行、林成网,眼下,灵宝市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区,到处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年,该市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市、乡、村级林长体系,不断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生态效益“高素质”的融合发展之路。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灵宝市按照“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要求,建立市(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印发《灵宝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打通林业管理“堵点”,充分发挥林长作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管好责任区域,“林长+检察长”“林长+公安局长”协同发力,建立林长工作协调制度、考核制度、会议制度等,保障林长制工作运行顺畅。33个成员单位和13个乡镇302个村436名林长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形成党政主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灵宝市聚焦“五绿”共建,着力在巩固、提高和完善上下功夫,实现从面上推深、在质上提高。在“护绿”上,聘任护林员195名,做好94.24万亩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建立森林防火指挥体系,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1818个,坚持联防机制,与相邻县分别签订防火联防协议书。同时,根据地域、交通等特点,将15个乡镇(管委会)分成东、西、南、中4个网格区,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持续落实生物多样性、天然林保护措施,及时发放公益林补贴,切实解决林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增绿”上,严格落实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要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管绿”上,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片包村、村组干部包片包组、护林员包山头”四级网格化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全覆盖”,做到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在“活绿”“用绿”上,以“两山”转化试点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让林业产业“兴起来”、让林区群众“富起来”。目前,该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80.52万亩,创建国家、省级森林特色小镇5个,森林乡村示范村28个,省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同时,以森林公园、国有林场、重点林区等为重点,加快构建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建设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7个,形成权责明确、保障有力、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资源保护发展机制。

  灵宝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林长制,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发展与富民同步。

  (张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