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避开热闹的人流,第一天晚上决定,第二天一早就踏上旅途,直奔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目标锁在定西、武威、张掖一线。乌鞘岭是标识性的一站,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起点和咽喉,是古丝绸之路的天然关隘和军事要地,也是中国多重意义上的地理分界线。 路蜿蜒在山岭间,消失在地平线那端。抵达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公路边上,著名的乌鞘岭气象站旁矗立着河西门户乌鞘岭(3052米)的标识碑。乌鞘岭属祁连山北支东南端,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北部内陆河和南部外流河的分水岭,东亚季风所能到达的最西端,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主峰海拔4326米,素以山势峻拔、地势险要而驰名于世,是我国自然环境中的一座界山。汉、明长城海拔最高段在乌鞘岭相会,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唐玄奘西行取经、左宗棠收复新疆,都曾在这里留下历史的足迹。 驻足停留,只是在不经意间,经幡的一次飘动,就界定了乌鞘岭的风向界标。沿着木栈道向高处行,雾霭里的光线,带着如水的沉静在注视下袅袅升腾,星星点点,渲染着乌鞘岭。经幡猎猎,飞扬着亘古祈愿的情绪,草木悄无声息地滋长,哈达的夙愿依然在云端呢喃。南边的马牙雪山、北边的雷公雪山隐在天幕里,牦牛和羊群穿过通道在草甸信步,花草摇曳,光影泻下金色的一片,嘹亮了远山的呼唤,行云流水般描摹着大地的面貌。 云端之下,乌鞘岭天光云影,静默如诗画,仰望是虔诚的唯一方式。高原的铮铮风骨,宁静如陪伴,走近,再走近,拾级而上,呼吸渐沉,筋脉一如云梯竭力舒展。山岭最高处,围着三大高原交会处的锥形标志缓缓走上几圈,到山尖上银色的月牙雕塑前坐坐,寒风飘然而至,轻声细语,染上衣襟。忽晴忽云的天空下,我享受着午时稍纵即逝的明亮而清澈的阳光。山色苍茫沉寂,大地浑然有界,“何似在人间”。 高原之上,金秋的牧场,平缓处小跑几步,姗姗而来的氧,裹挟着山风和体温,却难以拂去心跳的感觉。山河沧桑,历史云烟,金戈铁马……眼里、心里溢满震撼。 乌鞘岭是地理的分界线。而对于旅人来说,所谓分界线,就是走过的路和没有走过的路的区别。在路上,看着看着,你就有了自己的山川;走着走着,你就找见遗落的牛羊;坐着坐着,你就懂得阳光如此明媚、河水如此清澈;想着想着,你就回到曾经遗落的好时光。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岁月忽已秋,山川邀人归。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编辑:tln ) |
丝路秋语·走过乌鞘岭
□柴锦玉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0-25 打印

- 上一条:黄河出奇石 名砚传古今
- 下一条:向秋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