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与动力。 义马市围绕打造“四大产业基地”,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建材、家具制造、食品等行业为补充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局面。 “从荒草从生到企业集聚,这片土地的变迁见证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11月16日,在义马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羲和化工、亿群环保、瑞能化工等一批民营企业快速崛起,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一片荒’到‘产业旺’,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义马市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这场精彩的蝶变跃升。” 羲和化工是义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作为医药农药中间体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羲和化工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智能化改造,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企业每年投入约1500万元用于智能化升级,研发强度稳定在6%以上。“目前我们70%的产品供应国内头部农化企业,30%出口至印度、欧洲等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公司总经理陈鲲说。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5三门峡民营企业50强”榜单中,羲和化工、宝宜新材料、鸿业科技三家企业携手登榜,成为义马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义马市建立“小升规—专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机制,通过精准施策、分层培育,已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形成了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民营企业集群。 以宝宜新材料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正在细分领域展现强大竞争力。其自主研发的智能主沟长寿永久层预制件,能在2000℃的高炉环境中实时监测状态,将使用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全国现有9座5000立方米以上特大型高炉,均采用我们的产品。”总经理赵伟强表示,尽管行业面临压力,企业上半年营收仍突破1.06亿元,展现出强劲韧性。 创新赋能,实效可见。鸿业科技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纯度从70%提升至90%以上,产品合格率从96%精进至99.5%。从不断改进装置、升级技术,到在甲酚精馏设备优化等核心领域拿下19项专利,企业技术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化工中间体领域站稳脚跟。 企业茁壮成长的背后,是政府精准服务的坚实支撑。“我们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邀请专家入企‘把脉问诊’,通过工业‘三大改造’与对标提升行动相结合,已为企业争取上级改造奖补资金6300余万元。同时,组织企业家赴苏州工业园、哈工大等地学习,为他们打开视野、注入前瞻思维。”义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义马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民营经济拔节生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编辑:tln ) |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义马实践”
本报记者 任志刚 通讯员 占甜甜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22 打印

- 上一条:推动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 下一条:明珠集团刘佳琪:“纸”短情长 贴心相伴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0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