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的秋季,三门峡万达商业综合体正式开业,这座全新的商业地标,满足三门峡市及周边消费者高品质的生活需求,迅速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新的商业中心。这是我市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思路决定出路,路径关乎未来。一年来,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紧紧围绕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一个个投资者应约而来,一家家企业破土动工,一批批项目开花结果……崤函大地吹响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号角。
遍布三门峡的重点项目建设令人惊喜又振奋:截至目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完善、新型城镇化提质等重点领域,我市谋划“5818”扩大有效投资行动项目254个,年度计划投资595亿元,目前已开工251个,完成投资281.73亿元。上半年,全市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85.1亿元,增长13.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6.4亿元,同比增长7.9%……捷报频传,亮点不断。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迅速。投资116亿元的国道310南移项目全线开工,是我市“十三五”头号工程,也是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工程,是优化城市布局、改善民生的省重点工程,对我市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拉大城市框架、稳定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蒙华铁路、垣渑高速等项目进展顺利,陇海铁路取直改线、运三高铁、三洋铁路等项目取得重要突破,使我市朝着高铁、高速“双高中心”和客运、货运中心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一中(大石涧)两小(张家坡、池芦)”水库项目进展顺利。
科学发展载体建设稳步提升。不断强化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提升科学发展承载能力。全市“两区”建成区面积达5.82平方公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入住企业100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4个,从业人员5.7万人,实现税收9588万元。全市“两区”在建千万元产业项目40个,其中商务中心区在建项目16个,6个特色商业区在建项目24个。建成已运营项目16个。上半年“两区”累计完成投资56.3亿元。中创美车城、桃林街地下金街等一批项目新近建成投用,明珠大厦、高阳山商务会议度假区二期、卫星小镇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随着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围绕支柱产业,结构更优、技术更新、市场更好的建设项目,给三门峡经济快速发展以强力支撑。
央地合作迈出重大步伐。与中国兵器集团等12家央企签订19个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333.2亿元,为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今年2月21日,军民融合产业园航科总部经济综合体项目启动,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将对加快商务中心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这是重点项目建设的举措之一。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只铝合金轻量化汽车轮毂项目,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充分引入“工业4.0”的先进理念和模式,按照“推进智能化制造,转变发展方式”的设计思路,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检测、智能监控和纠正、产品状态和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生产过程实现由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将成为国内铝合金轮毂轻量化高技术的典型。项目建成达产后,平均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润总额0.9亿元,税金0.5亿元,解决近800人就业。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拥有专用车、起重举升类专用车和多轮驱动技术三大研发平台,经过两到三年的发展,公司将形成年产8万辆的汽车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实现百亿产值。同时,该公司以专用车制造、起重举升类车辆制造、多轮驱动特种列车制造为依托,带动汽车商贸流通业发展,推动汽车金融、汽车租赁、保险、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迅速发展,预计实现产值300多亿元。
走进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无菌、流水线作业的工业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公司年产2.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正在进行,这是国家2016年第一批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项目,获得8200万元支持,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年利税5亿元以上。目前,该公司产能位居全国隔膜产业前三位。高新技术项目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速器。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经营模式,智慧旅游、全域旅游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只需电子预约,操作便捷,省去了不少排队买票的时间,而且性价比高!”来自济源市的游客王先生高兴地说。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项目自去年5月23日正式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60万人,日接待游客高峰达8万人,先后与200余家周边地区的旅行社、自驾游协会、户外运动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与淘宝、美团、驴妈妈等10余家电商建立合作关系,极大提升了我市知名度。同时,直接安排300余人就业,间接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
“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主旋律响彻崤函大地。19个省级重点项目、240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布在农林水利、工业升级转型及高新技术、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结构合理,规划科学。这些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深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一座座厂房矗立,一项项工程上马……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转型,以转型谋求发展,三门峡的经济发展方向明确而坚定,一个新型现代化城市正款款走来。
![]() 图为新建成的河南骏通年产1万辆起重举升类专用车产业园。 记者 杜杰 摄
【数据链接】
截至8月底,19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1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73.7%,超额完成了计划进度目标。
今年,我市安排市级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16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0亿元。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0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83%。
【短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号角声正响彻崤函大地。
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转方式的有效载体,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抓项目就是抓未来的发展机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掌握稳步前行的主动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再创发展新优势,就一定能够谱写转型创新发展的新篇章。(记者 方梦一)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 |
“崤函看今朝”系列报道之四
重点项目增活力
【短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9-29 打印

- 上一条:多数路段黄金周前可通车
- 下一条:三门峡市干部热议“三严三强化”系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