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伏牛 > 正文

官道口风色

□刘汇渊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1-11   打印

  卢氏在过去曾被称作“四塞之邑”,由此不难掂量出“官道口”的特殊地利之便。有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各色人等辐辏于此,自是把这里烘托得热闹非凡;而这里也确实没有辜负造化之美意,以其百变不俗的风色回馈着远来的朋友。

  到官道口就不能不说豫西大峡谷,这里的“中原第一勇士漂”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而但凡体验过的人也都赞不绝口。撇开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夏季的热烈与喧闹不谈,秋天的恬淡与安然似乎更值得人们前来欣赏。天气凉下来以后,峡谷渐渐归于寂静,恢复了它原本的面目。秋水澄澈见底,在河道中潺潺流淌;野菊暗香浮动,装点着整片山崖;枝头上黄叶如金、红叶似火,像一幅色调斑斓的水彩画;秋风过处,片片叶子飘落在山道上,让人感觉脚下的石板也多了几分柔情。山路曲折高下,山涧中的鸟鸣声也时近时远,仿佛在追随着攀登者的脚步,让整个行程多了不少生趣。

  与豫西大峡谷毗邻的是豫西百草园,它与前者同为4A级景区,不过却是以烟火味取胜。所谓“草”者,民间即指中草药,比如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就叫《神农本草经》。豫西百草园中搜集栽植了北方常见的绝大多数中药品种,感兴趣的人可来此接受一次科普教育。天近傍晚时,由农户旧宅改造成的一家家风情小院里,各色土特产摆出来了、各样工艺品做起来了,就连熊熊的劈柴火也灶台下燃起来了。游客们在这里自由徜徉、随意憩息,累了就点一份小吃、开一罐啤酒,酒酣耳热之中笑语喧哗,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小天地里放飞自我,把那些生活中的烦恼和琐屑统统抛到九霄云外。

  若是想要体验一下田园风光,最好到果岭村去。“果岭”这个名气取得好,这里有几千亩的苹果和梨子。一拐上进果岭村的路,便有高低参差的果树在两边伴行着。走到村委会的位置,站在观光平台上远眺,一整面山坡全是密密匝匝的苹果林,那绿的树冠、白的防雹网和整齐如哨兵的支撑柱,看上去是如此生动与广阔,一种受到极大震撼的冲击波从心中升起,占据了整个脑海。来果岭最宜在春秋两季,春天是花海,满枝的苹果花熙熙攘攘,像初来世间探头探脑的小生灵,跃动着蓬勃生长的朝气;秋天是果海,满树的红苹果挤挤挨挨,像豆蔻年华的姑娘们俊美的脸庞,闪烁着喜获丰收的欢悦。

  若是想感受一下历史的深沉,不妨到瓮关村史家大院去。史家大院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整个院落布局严谨讲究、风格古朴典雅,2016年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文化符号凝结在石雕、木雕和砖雕上。即便它们原本的模样已经磨蚀损伤,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艺术力量。在几进院落里穿梭徘徊,看一看时光风雨在这里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痕,也许便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响。三官庙村也值得一去,那里有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墓地。李密在民间的知名度颇高,他的一生令人感叹唏嘘,在褪去了战争的烽火硝烟后,谁能想到一代草莽英雄的归宿就是这寂寂山村里的一抔黄土呢?

  即便不是专门来这里,偶尔的路过也会遇到不一样的风色。官道口是周边最冷的一个区域,有民谚曰:“官道口叫河,冬天不离灶火。”(叫河是栾川的一个乡,曾归卢氏管辖)再加上南北气流在这里交汇,于是那极难形成的雾凇便在此处扎了根。行驶在呼北高速上,或许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便闯进了童话世界里,满目的冰雕玉砌、玉树琼花,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幻了。远近是一水儿的白,不掺一点杂色。严裹了薄冰的树木和杂草是不动的,仿佛被白色精灵施了魔法,但冰下那生命的律动似乎更加踊跃:椿树的枝丫稀疏而光滑,此时变成了毛茸茸的鹿茸;槐树的枝条细密而多刺,此时变成了乱蓬蓬的花穗;柏树的叶子是不落的,此时也变成了一柄柄玉琢的小扇。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石大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有石门山和塔子山。蜜蜂小镇会让你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面,五味子基地也会让你品尝到药食同源的别样味道。若是累了,便可以到“山水隐庐”高端民宿里去自在放松。山水环抱的这处宝地,一定会让你忘了归程。

  官道口的地利之便如今还在强化着,呼北高速与郑卢高速的T字形构架让这里变成了小枢纽。官道口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卢氏、更是广大贫困山区变化的缩影。躬逢盛世,这里的人焉能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