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亲子家庭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但同时,一些家长虽向往和孩子同游,却怕旅途一不小心成了“囧途”,这种担忧正反映了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商场、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持续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成效初显,比如许多餐厅配有儿童餐椅,一些商场设立或改造母婴室,公园、小区规划建设儿童乐园……种种细节看似“不起眼”,却能实打实地给“带娃出行”家庭带来获得感。然而,仍有一些问题令家长压力倍增,比如异性家长单独带低龄孩子,面临如厕难问题;推婴儿车出行,遇见高高低低的台阶如何通过……这就需要各行各业带入更多“儿童视角”,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秉持儿童需求导向去改善设施、优化规则,真正消除带娃出行的堵点、减轻带娃出行的负担。 “儿童友好”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理应贯穿于城市社会服务的各个角落。既要看到婴幼儿家庭的实际需求,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让亲子出游更安全、便捷,也要兼顾其他群体的需求、保障好公众权益,让不同群体之间多一些理解,携手打造更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 ( 编辑:tln ) |
“儿童友好”需体现在细节中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8-05 作者:王梦 打印

- 上一条:警惕!切莫成为“引流”工具人
- 下一条:“党建红”引领“生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