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5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新闻 > 陕州 > 正文

宁静,让生活更美好——陕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30   打印

  作者:本报记者 纪雨童 通讯员 赵奔宇 李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出自诗人、文学家陶渊明《饮酒》中的佳句传唱至今,足以说明,无论古今,人们对宁静、安逸的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致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城市、走向乡村,寻找一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安适生活,然而,现在的乡村生活却与人们记忆中的完全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农村交通路网的逐步完善,交通噪声污染,打破了乡村原有的宁静。

  2022年,陕州区检察院开展“公益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将农村交通噪声污染作为重点之一,提起检察公益诉讼,推动主管部门采取措施,督促建设运营管理单位安装噪声污染防治设施,保障交通干线沿线群众切身利益。

  民生无小事。据悉,这项活动自2019年开展以来便成为该院强化法治担当,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聚焦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活动,紧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食药、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公共交通安全等领域,办理食用农产品安全、农贸市场质量检测、餐饮服务安全、食品销售环节质量、农村人居环境、建筑与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公益监督案件28件,守护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钱袋子”“邮袋里”……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重返”案发一线

  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国道310线过境三门峡段整体南移是一项民生工程。新国道310线穿行市区南部丘陵地区,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乡村振兴驶上了“快车道”。

  路通人和,车水马龙。大货车来来往往奔驰在国道310线上,这本是好事,但同时也打破了沿线村庄的宁静,尤其是家在国道310线附近的群众,睡个安稳觉成了奢望。“这一年多,我就没有睡过囫囵觉。”沿线某村村民王某因为交通噪声日夜心烦,与王某有同样烦恼的群众还不少。

  检察履职在线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2022年5月,该院公益诉讼干警在“公益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中,从新国道310线通行时发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韩家村、王和村,陕州区菜园乡南阳村,西张村镇营前村等路段距离村民居住点较近,最近的地方距离居民点不足20米,但都没有安装声屏设施,沿线群众意见较大。

  检察干警调查后发现,新国道310线为双向四车道、半封闭一级收费公路,设计大车70km/h,小车80km/h,车流量大于15000辆/d,已于2021年12月通车,由于种种原因,截至2022年5月,仍未按环评文件要求加装声屏等交通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该院依法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督促新国道310线建设管理单位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新国道310线建设管理单位迅速设计、施工,投入876万元,于今年5月底完成新国道310线沿线39处邻村路段声屏安装工作,共安装声屏14508米、9个通风隔声窗。

  “多亏了区检察院,噪声污染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回访中,附近村民交口称赞。

  检察长说

  陕州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海勇说,小事非“小事”,小事不“小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检察工作努力的方向和责任担当。我们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依法能动履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守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中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