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后,到灵宝朱阳古镇去走走,站在五彩绚烂的芙蓉坡观景台,优雅而又惬意地俯瞰高山古镇,秋意渐浓的古镇秋色,尽收眼底。 晴空之下,西面云雾缭绕的佛山,牵手巍峨隽秀的小秦岭山脉逶迤东去。高山古镇,宛如一位和蔼慈祥的母亲,沿着山势,自然潇洒地静卧。一条明亮的弘农涧河,亲昵地依偎着弘农堤坝,不停地奔流着。 在透山桥和幸福路交叉路口的“太阳鸟”休闲园,一只金光闪闪的鎏金“太阳鸟”造型,凌空展翅飞翔。这是朱阳古镇标志性建筑,是古镇的一张文化名片。 朱阳古镇,曾在许多文人笔下,生动形象地被解读为“鲜红的太阳”“灿烂的阳光”“太阳鸟的故乡”。据《山海经》记载,轩辕黄帝在荆山铸鼎告成之日,忽见南部天空七彩祥云飘舞,宛如旭日初升景象,这时有一只朱雀鸟凌空飞过,朱雀鸟即是太阳鸟,意味是盛世兴平之吉兆,于是,就将紫气升腾的地方命名为“朱阳”。 你若驾车沿着窄口湖旁道路上行驶,即可欣赏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的窄口湖风光。下了贾村桥,穿越朱阳镇大门,映入眼帘是宽阔的朱阳大道,迎接你的是道路两旁两排亭亭玉立的白皮松,宛如一个个含情脉脉的少女。白皮松清秀素雅,四季傲然青翠,不仅是国家天然林保护树种,也是古镇一张名片。 这时,你的车自然而然地驶入了临河的玉泉路,笔直的玉泉路秋色更迷人,路两旁的栾树风姿绰约,色彩极富层次感,枝丫间呈现绿色,中间夹杂着淡黄的小花朵,枝头高挂粉红色栾果。如果在中秋后,你站在古镇西头的朱雀桥,依着汉白玉栏杆,聆听清澈的弘农涧河水,极目远眺,金灿灿的银杏树荫渲染崇阳路,满路尽披“黄金甲”,那一道壮美的金色缓缓地向东延展,渐渐地定格成一幅绚丽的深秋画卷。 朱阳古镇自古商家云集,车水马龙。尤其到了中秋节,更是人群熙熙攘攘,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这些热闹,缘于朱阳当地的高山核桃和传统手工月饼。 朱阳的高山核桃,由于海拔高,皮薄、仁饱、味甘,相传是历代宫廷之贡品。每年中秋节前后,外地收购高山核桃的客商,络绎不绝。尤其是刚下树的鲜核桃,味道俱佳,更是供不应求。 除了高山核桃之外,古镇的传统手工月饼早已闻名遐迩。朱阳古镇的手工月饼,素以“香、酥、味美”著称,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古镇人利用当地所产的面粉,配上当地所产的花生粒、葵花籽、芝麻、红枣等食材,运用本地甘甜的山泉水、葵花籽油、菜籽油和面,再配上豆沙、枣泥、五仁、南瓜、绿豆、板栗等馅儿,放在红枣木模子,“噼里啪啦”拍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烘烤出炉后,皮薄馅酥,香气四溢,若轻轻咬上一小口,松软爽口,味道鲜美,回味无穷。每年中秋节前夕,古镇的大街小巷,到处摆放着传统手工月饼,飘溢着月饼的浓香,慕名前往朱阳街购买月饼的人们,络绎不绝。由于古镇的月饼是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当天做的月饼常常会销售一空,因此,人们只有提前预订,或者在月饼铺子门口排起长队,买上一两斤就行。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去街东头的小学上学,常要路过新街口、会馆庙老街,那低矮的青瓦房、黝黑的木门、斑驳的青石板,那月饼店里飘来的芳香,还有铁匠铺子传来“叮叮当当”打马掌的声响,常使我记忆犹新。如果到了下雨天,那瓦楞上流淌的一根根白亮亮的雨线,常让我们凝望得入迷、发呆。而今这一切,都化作一抹永恒的乡愁,铭刻在记忆深处。 中秋节,你可以漫步于洋溢新时代气息的“金屏路”“五峰路”“冠云路”,去触摸当代古镇人的新生活,可以品尝一碗古镇地道的新鲜羊肉汤,享受几个焦黄香脆的古镇石子馍;你可以去革命历史纪念馆、鄂豫陕纪念碑、烟火崖红军宿营地遗址等红色场馆,去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如在夜晚,你可以去灯火辉煌的镇文化广场,打球,健身,唱歌跳舞,当你沉浸在愉快的氛围之中,头顶上升起的一轮明月,正温柔地望着你。 今年中秋节,朱阳古镇等着你的到来。 ( 编辑:tln ) |
中秋,在朱阳古镇等你
□冯敏生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27 打印

- 上一条:那年,月亮缺了一个角
- 下一条:“心会跟爱一起走”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杨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