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宽来路灯亮,自来水修到锅台上。公交车来天天跑,农民出行方便了……”近日,义马市石门村82岁的老党员张忠诚用他写的打油诗展示着石门村的新变化新面貌。
石门村位于义马市西北部,共有20个自然村13个居民小组560户居民2070口人,耕地面积3440亩。近年来,该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村风村貌有了可喜变化,村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河南省科普示范村”“河南省民主法治村”“河南省生态农业示范村”“三门峡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石门村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牌100余块、文化墙500平方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生活全过程。完善普及“一约四会”制度,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规范村民生活行为,消除婚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现象和行为。开展好“五好文明家庭”“孝心示范户”“文化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宣传模范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带动村民做好事、好做事,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在重要节日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送上米面油、被子等物品,关心老人生活状态,帮老人解决实际苦难,弘扬敬老爱亲的优良传统。
石门村党支部书记赵金明说,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村民的思想觉悟高了,更加热心集体事业,集体经济也有声有色地发展起来了。该村流转了1200多亩土地,发展集养殖、采摘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让村民的钱包都鼓了起来,也增强了村民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干劲。下一步,该村将继续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做好村民产业技能培训,在推动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开展好有石门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石门大地。
( 编辑:李建新 ) |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铸就富裕和谐乡村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19 打印

- 上一条:“灵宝苹果”稳居全国县级苹果品牌第一位
- 下一条:乡村振兴,陕州农业劲唱特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