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用爱托起大山孩子的“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李博 吴若雨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09   打印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燃灯校长”张桂梅点燃了滇西高原华坪大山女孩的希望,她的故事值得讲给孩子听;在豫西山区卢氏,有一位教师李杰把一生的好时光都留在了大山里,三十余年如一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的故事也值得讲给更多人——

  用爱托起大山孩子的“诗和远方”

  李杰为学生缝补扣子 资料图

  李杰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孩子们功课 资料图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迎来了属于老师的节日。

  在今年教师节到来前夕,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对象名单发布,卢氏县朱阳关镇中心小学李杰榜上有名,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一名山村教师能够获得这样高规格的荣誉,是对他教学生涯的崇高褒奖。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一名老党员,我会珍惜荣誉,继续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9月5日上午,在朱阳关镇中心小学,面对荣誉,55岁的李杰平静如水地说。

  爱教、爱校、爱生,这是李杰此生的“三爱”,他爱得细微,也爱得非凡。扎根山区教育30余年,坚守一人一校教学点18年,3万余公里的家访路程,都是他痴迷教育的真实写照。

  学校就是家

  学生就是孩子

  新学期开学了,校园里又传来琅琅读书声。

  朱阳关镇中心小学,李杰如今所在的学校。2022年因为槐树村教学点的撤并,他结束了20多年在村里教学点的教学经历,来到了这里。气派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让他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

  走进办公室,干净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他的日常用药,桌下,堆放着一些彩色提袋,那是他特意为孩子们挑选的小礼物,一个8块钱,他买了一大兜。“以前在莫家营教书的时候,孩子们缺的东西多。那时候,我还会偷偷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带到学校分给学生,而我孩子其实知道玩具的去处,也从来不拆穿我。”说完,李杰笑了。

  2018年,李杰来到莫家营教学点。当时的情景,他永远不会忘记。推开莫家营教学点那扇吱呀作响的校门,看到的是破旧的篮球架,斑驳的门窗,摇摇欲坠的旗杆,他站在门口沉思了一会儿,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升旗台、换旗杆。他要让国旗在崭新的旗杆上高高飘扬,成为孩子们心中不灭的光芒。

  两年的时光里,他以一己之力,悄然改变着这个教学点。他自费安装了灯泡、窗帘,修理门窗,买体育用品,还亲手栽下两棵蒲葵树,让校园充满绿意。他把自己的宿舍改造成一个简约的阅览室,一下课孩子们就会涌进他的宿舍看书。

  在穆庄教学点时,他别具匠心地装扮着教室。当时每一个走进教室的人,都会不由赞叹布置上的新奇:两间普通大小的屋里,分成了多个功能不同的区域,有教学区、“手工坊”以及放着药品的“服务区”。

  “把教室布置好了,娃们就高兴了,心情一好,也就爱学习了。”李杰说,这是他多年痴迷装扮教室的初衷。

  李杰既是老师也是家长。每天中午,他总是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准备午餐。他会自费买来鸡蛋、牛奶和水果,让孩子们吃得健康;他会节省经费开支,利用休息时间快乐地兼着炊事员的角色,为孩子做饭;他还会帮孩子们缝补衣物、理发、洗衣、洗澡,给孩子们父亲般的关怀。李杰希望,他的学生们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19年汛期,村里停水停电,道路被冲毁,李杰挨家挨户到学生家中家访安抚,他把学生集中到相对中心位置的人家中上课,早晚用起了煤油灯,过不了河的孩子他背着过。那时,青石板成了临时的黑板,小石子替代了粉笔,碎布角则成了黑板擦,几个人组成一个个“流动课堂”,在农家小院移动。他一次次往返于20多里外的镇上,扛着课本、作业,还有面粉和蔬菜等必需品。顺着河滩一次一次艰难地过河,脚上都是血泡,衣服上的汗水湿了干,干了湿。

  2021年12月,李杰在前往镇上采购食材的途中,因路面结冰,摩托车失控滑倒,他被摔出几米,腿部严重骨折,鲜血浸透了裤子。他被路人送往医院,医生要求住院,可他包扎后,心里一直放不下孩子们。一天后,他就偷偷跑出来,拄着双拐出现在课堂上,他说,没有什么比孩子们的学业更重要。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教如痴。30多年来,从朱阳关镇穆庄教学点到莫家营教学点,从槐树村教学点再到镇中心小学,他将大爱融入学生的衣食住行,把平凡的工作写成了诗。

  关照特殊学生

  心系留守儿童

  细致入微照顾特殊儿童、留守儿童,李杰的大爱在朱阳关镇被传为佳话。

  小江(化名)就是他接收的特殊儿童之一,这个孩子患有多动症,在李杰离开穆庄教学点时,家长希望能把孩子带着。很快,这个消息在家长间传开了,有的家长直言不讳地说:“不要让他来,来了都上不成课了。”但李杰认为,不能落下每一个学生。

  为了平衡各方,李杰给小江安排了单人单桌,与其他学生保持安全距离。每天接送小江上下学,确保他的安全。放学后到他家里家访,辅导功课,哪怕节假日和暑假也会赶到他家,为他和他的两个妹妹以及邻居辅导功课。李杰笑着说:“一个孩子也是补,两个孩子也是教。”

  李杰对小江十分有耐心,从手把手教他写名字开始,下课练字时,先练横,用直尺量着,田字格里描着,教他讲卫生,给他剪指甲、掏耳朵,小江坐凳子总是不会坐中间,只占一个角,李杰就一遍遍给他摆正,后来自费给他买了坐姿矫正器。

  就这么一天天盯着、教着,4年过去了,小江握笔、坐姿都矫正好了,会主动拾掇好自己的卫生跑去让李杰检查,语文、数学都能得80分以上,也不欺负同学,还会主动照顾小同学,开始懂得心疼老师。

  2018年,李杰去郑州参加“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典礼时,选择带小江一起去,目的是让孩子也收获感动。典礼上,小江为李杰颁发荣誉,没有像别的小嘉宾一样,送上奖杯就走,而是站在原地行了一个生涩的少先队队礼,说了一句“谢谢老师”。看到这里,李杰几乎哭出来。“他患有多动症,在人前自发完成小小的礼仪,往往比同龄孩子要困难得多。这让我终生难忘!”李杰告诉记者。

  李杰勇敢接收并倾注了大量心血照顾特殊学生,在镇上引发了连锁反应。人们开始口口相传,说李杰有着一颗特别温暖和包容的心,专门接纳残疾孩子、“难题”孩子。于是又有一些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找到李杰,李杰也没有推辞,他说,这些孩子有的智力有问题,有的是残疾,但都值得被关爱。

  李杰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日常教学中,他一直把鼓励的话挂在嘴边,放大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上进。

  在山区,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及时的照顾。学生苏玉杰在家中被严重烫伤,苏玉杰带着伤口来到学校时,情况已经很糟糕,李杰立刻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事,将孩子送往医院,并承担起所有的医疗费用。那些日子,他一个人守在病床旁,既是老师,又是亲人。

  为了更好地照顾留守儿童,他坚持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他的足迹遍布了山沟沟的每一个角落,光摩托车就跑坏4辆。他总说,他买的摩托车都是二手的旧摩托,买回来自己修理修理,可以省下不少钱。常年的家访,他心里清楚地知道谁家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谁家的父母在哪里打工,归期几何,谁的爷爷奶奶有什么病,他无时无刻不挂念着。

  为了帮助困难学生,他曾自费为2名学生家庭买了手机,为3名学生家里装上网络,此外,他还捐款1600元给本地和武汉的困难学生……

  对学生慷慨

  对自己苛刻

  多年来,李杰的心思全在学生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家庭。

  他教龄超过30年,至今却还是“中教二级”职称;他自己出资,用于学校及孩子们的资金已逾6万元,而家里却非常拮据;他患有“三高”,每天大把大把吃药,曾两次晕倒在课堂上,却不曾告诉妻子实情;受他感召,其父、妻、子甚至亲戚一有空闲就去帮厨、接送孩子、修缮校舍……当地群众用土话说他“魔怔了”。

  职称对一名教师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然而第一学历是大学专科、获得了众多殊荣的李杰,至今仍然是“中教二级”。“不能因为私事给组织添麻烦。”李杰说,他时刻牢记父亲这样的教诲。每次职称评审时,他因为忙于学校和学生的事情,都无法分心,全镇很多年轻人都后来居上了,他对如何参评仍不甚明了。

  李杰的生活极其简朴,对自己近乎苛刻,每天花销不到5元,每当手头稍有宽裕,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们还缺什么。他获得的各项奖金也全数用于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30年来,他无数次掏出自己的工资扶危济困,甚至出资修建穆庄教学点校门口的石拱桥。他创建“爱心基金”,用于贴补困难学生、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每逢春节,困难孩子都能领到他送来的文具、新衣、压岁钱。

  谈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李杰总是轻描淡写。采访中,妻子郭合粉一直以为丈夫只是有点高血糖,因为她只知道丈夫曾在课堂上晕倒过两次。而实际上,李杰患有“三高”,需要长期服药维持,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一直隐瞒病情,每天默默地将药藏在兜里,吃的时候直接把药放在嘴里一嚼一咽,妻子就发现不了。

  前些年,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巨大,郭合粉以种植香菇补贴家用,一个妇女每年种1.3万袋之多的香菇,是全镇单人种的数量最多的。长期的劳累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再劳作。后来,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她跟随丈夫来到学校义务帮厨,带学前班,直到如今身体已经完全不允许,只能在家里休养,她也始终默默支持着李杰。

  2021年,得益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李杰夫妇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小屋,结束了多年的租房生活。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女儿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常会贴补家用,使两口子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对此,夫妻俩感到非常满足。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短期的山区坚守或许不难,但30多年呢?

  如今,李杰虽然到了镇中心小学,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接送几名特殊儿童,每逢节假日、周末,到学生家里家访。他的家里有许多自己做的小方凳,每周都接来学困生给他们辅导功课,吃饭就在家里吃,坚决不收一分钱。“现在每天也就多跑几里路,之前在穆庄村教学点时,要载着孩子们往返四十多里路,条件已经好多了。”李杰满足地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品德和精神影响学生、感染社会。

  “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出彩河南人”之最美教师、河南“李芳式的好老师”、“TCL希望工程烛光奖”之奉献奖、“马云乡村教师奖提名奖”……虽然众多荣誉加身,但李杰依然初心如故,继续发光发热,照亮豫西大山里孩子前行的道路,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