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最美基层干部】记横涧乡营子村第一书记李冬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2-13   打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记横涧乡营子村第一书记李冬
 
  2016年6月李冬接受组织安排,来到横涧乡寺上村任第一书记,把将寺上村打造成集休闲、度假、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游一体化环保产业,做到“春郊游、夏看花、秋摘果、冬赏梅”,四季有亮点是她的心愿。
  立规矩转作风,激发内生动力。寺上村有11个居民组337户1292人,其中贫困户121户463人。基础差、底子薄、人心散,李冬入村开展的第一次村两委班子会议,就遇到了难题。通知8:30开会,到了九点钟,除了村支部书记,其他党员干部都不见踪影,经过再三催促,十点多人才陆陆续续到齐。
 
  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重点在干部,所以抓班子,带队伍,势在必行,李冬那天给村委班子上了一堂纪律课。立下规矩后,村组干部态度转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想事干事的人多了,收起来私心,放开了公心。民主生活会上,大家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渐渐地在党员干部心中形成了,当干部就得能吃亏,就得有一种奉献精神的共识。
 
  补齐基础建设短板,扫清脱贫路上绊脚石。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村最远的组----张家岭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孩子们上学更别提了,路远山高;可现实中真的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路基新挖,毁地,伐树,涉及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损失赔偿,是最难做的工作,一步步的推进,一步步的协调,最终克服一切困难,修好了张家岭组2.5公里的盘山水泥路,组长说了一句话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李书记,修这条路让你做难了”。在扶贫工作队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村里先后投资140万完成6条通村主干道建设,对原有道路拓宽硬化和美化、绿化、亮化,解决3个组71户287人道路通行问题;投资54.2万元铺设用水管线14700米解决6个组196户人畜饮水问题;升级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和新建2个公厕,完成500平方米村级文化广场、 活动室及其配套设施,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明显提升。
  大产业托起致富路。为了彻底脱下“穷帽子”,村里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建成了光伏发电站,填补了村里集体经济的空白,为老弱病残的家庭提供一个持续的保障。合作社的发展在寺上村是一个亮点,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寺上村先后成立了12个合作社,涉及核桃、草莓、梅花、蔬菜、食用菌、养牛等项目。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带动了村里产业的大发展。村里的梅花合作社——岳春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6年老岳带动贫困户25户全部脱贫,老岳也是丰收的一年,老岳被评为市级脱贫攻坚先进、县级脱贫攻坚先进、县级人大代表、等一些荣誉,“拉一把站起来”的卢氏扶贫精神在老岳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借金融扶贫东风,圆百姓致富梦。金融扶贫破沉疴,贷款不再难,县里金融扶贫政策实施后,她协同领村两委全力做好宣传、动员、落实工作,寺上村村民真真正正感受到金融扶贫的甘露了。2016年底寺上村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2017年11月底她被调整到横涧乡营子村接任营子村的第一书记,营子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是卢氏县人口第一大村,全村781户3028人,贫困人口159户507人,贫困发生率14.53%。脱贫攻坚的场地变了,但她的初心没变。2018年1月3日,大雪纷飞,路滑难走,交通梗塞。为了取资料,她大雪天开车往返城乡两地,以致单位的男同志都说她胆大。女子天生柔弱,胆子大也是一步一步煅炼出来的,从驻村的那天起,她就收起了自己的高跟鞋,收起了女人的娇气,她要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成长煅炼,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时她的笑容才是最甜美的。

( 编辑:李攀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