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对我来说,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是儿时山沟里的小路,是童年放牧的山冈,是房后开满的紫藤花,是门前那棵高大古老的核桃树上的喜鹊巢,是院子里的那棵樱桃树,是秋天里满山的红叶,是冬日那农家房子里冒出的袅袅炊烟……
我从19岁离开父母,四处奔波漂泊。人生如梦,不知不觉一路走来,恍然发现自己已年过五旬。在外奔波的日子,置身于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每当春天看到公园开放的连翘花,或在路边听到一声或高或低的乡音,都会让思绪飞回到遥远的家乡卢氏,想到家乡春天的漫山遍野的金黄和春风里浓郁的花香,一种无言的乡愁便从心底油然而生。我原以为,生活的磨难已经让我麻木不仁了,直到那天在大街上听到一声乡音,那种暖暖柔柔的方言,不经意间已让我眼眶湿润。曾经很多次,下班路过西三环一隅,为了聆听几个居住在京城的河南老乡聚在一起唱豫剧,我长久地驻足欣赏。那节奏鲜明、行腔酣畅、吐字清晰的唱腔,那板胡高亢激昂、清脆热烈的声音,好似一泓甘甜的泉水汩汩地流过我干涸的心底,心在瞬间得到滋润。
这就是熟悉的乡音啊!在这个我永远难以融入的繁华都市里,在这个四面八方方言汇聚的人海中,让我感到异常温馨和幸福。那一刻,工作上所有的苦累和委屈,生活里所有的重负都在那暖暖的乡音里得到了释放。这乡音像是父亲温暖的大手在抚摸我疲惫的心灵,像是母亲温暖的怀抱召唤流浪已久的游子,在这个春天里让我如痴如醉,也让那浓郁的乡愁在我的心里疯长。原来,在我的心灵深处埋藏着不可触碰的浓浓的乡愁。如今,站立在岁月的沟坎里,置身于喧嚣的人海中,我虔诚地重新审视已经走过的年华。一切都在变,城镇化的建设让老家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年轻人把走出去当成了一种时尚,留下了腰身不再挺拔如松的老人。唯一不变的是,我依然能在父母已经渐渐浑浊的眼睛里看见清晰的自我。记得父母来我这里,不想在城里住,急着要回到山里,和我发生了争吵。漂泊久了,我理解了父母的心。他们的心里装着那山、那水、那人,装着山里的一切,那是他们的乡愁,是乡音、乡情、乡景、乡愿。
乡愁啊,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是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多少世事都无法释然的情怀。
( 编辑:◆ 周天鹤 ) |
乡愁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3-25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