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我们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为民务实清廉……”日前,按照市纪委监委统一安排,市应急管理局等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到市廉政教育馆开展廉政教育,并进行交流讨论。![]() 三门峡市纪委监委高标准建成廉政教育馆并投入使用,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的新阵地。 市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担负“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我市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018年12月7日,市纪委监委举办“一准则一条例一法律”知识竞赛。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今年上半年,市纪委监委网站集中曝光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多名党员干部受到处分,释放出我市纠治“四风”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近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既抓住老问题不放,又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收送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93起,党纪政务处分405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01期196起。
![]()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纪委监委开展“日读党史一小时”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集中自学《中国共产党简史》。 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新衙门作风”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查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65个,党纪政务处分376人,推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尽责。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查处诬告错告和澄清正名暂行办法,认真落实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被问责和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工作,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守护群众利益
近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检举控告和重复信访举报总量逐年下降,信访举报工作质效明显提升。这一“降”一“升”的背后,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守人民立场、守护群众利益,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展现的新作为,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一年一专项、一年一重点,先后开展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和干部作风问题专项督查,扎实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决胜年行动,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协调联动机制,组织遍访督查和纪检监察干部大走访,持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党纪政务处分613人。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惩腐打伞“五·四”工作法,创新运用“四抓四推动”工作机制,加强与政法机关协作配合,先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提升行动、惩腐打伞百日冲刺行动、惩腐打伞收官战行动,高质量办结了马长江、陈子万等中央、省挂牌督办案件。全市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491件,党纪政务处分406人,移送司法机关37人。
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焦点,突出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和专项整治台账,一项一项集中整治,共查处问题904个,党纪政务处分1237人。
![]() 湖滨区纪委监委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 积极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自觉履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协同责任,立案审查调查政法干警263人,党纪政务处分587人,移送检察机关10人,272名政法干警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探索制定的《“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处理暂行办法》作为“三门峡经验”,为制定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宽严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发现整改问题并重
彰显巡察“利剑”作用
巡察监督是对各地各单位政治生态“把脉问诊”、精准“画像”的一种重要监督方式。全市巡察机构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聚焦被巡察党组织职能职责,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政治监督,着力纠正政治偏差,巡察“利剑”作用发挥更加精准有效。市、县两级全部完成本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目标任务,巡察村(社区)覆盖率达100%。
推动构建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坚持市、县巡察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提升,统筹制定市、县巡察工作规划,使用市、县两级巡察力量,充分运用同类同巡、异地交叉、同步式、接力式等多种方式开展联动巡察,巡察监督质效不断提升。市本级巡察共发现各类问题2883个,移交问题线索347个,党纪政务处分105人。
![]() 2020年3月2日,三门峡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深入国道310项目工地现场检查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多措并举强化巡察整改落实。充分运用市委书记约谈一把手、分管市领导领办督办整改任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反馈会等方式,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对已巡察单位的日常督查,建立完善督查工作动态管理台账和移交问题台账,督促整改落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三不”机制一体推进
持续深化标本兼治
近年,全市共有103人主动投案,251人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三不”机制一体推进综合效应更加凸显。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持续高压震慑、堵塞制度漏洞、突出教育引导,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成果不断巩固拓展。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聚焦惩治重点,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市共处置问题线索10346件,立案审查调查3782件,党纪政务处分4406人,采取留置措施104人,移送检察机关133人,其中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45件,党纪政务处分51人,持续释放“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震慑。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抓住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关键少数”,盯住扶贫、民生、环保、政法等“重点领域”和基层干部、公职人员“关键人群”,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精准开展以案促改。督促各级党组织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6022次,查摆问题5963个,废止、修订、新建制度3819个,形成了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全市部署开展“一准则一条例一法律”集中学习教育,组织党的基本理论、党纪法规知识等考试,强化纪法宣传、正向引导。通过召开深化以案促改教育警示大会,常态化开展职务犯罪庭审现场警示教育,拍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编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等,切实发挥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在党员干部心中根植廉政理念。
从严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纪检监察铁军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条件下开展工作,以队伍建设高质量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18年6月28日,三门峡市纪委监委机关开展“参观党史方志馆 重温红色革命情”主题党日活动。 持续强化政治能力建设。市纪委常委会带头加强政治建设,修订市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市纪委书记专题会议工作规程,制定市纪委监委执纪办案专题会议工作规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切实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重点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制定向省纪委监委和市委请示报告事项清单、问题线索处置重要事项请示报告规范,纵向强化上级纪委的领导,横向主动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实现监察监督全覆盖、推进纪法双施双守为重点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按时完成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向经济功能区派出监察工委,在乡镇(街道)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实现对全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实现转隶融合、机构职能优化。以推动“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融合为重点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编制划转、人员到岗和进驻,强化业务指导,压实监督责任,派驻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持续强化业务素质提升。举办各类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轮训,抓实抓细全员培训,持续深化“补短板建机制强能力见成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打牢政治根基,锤炼作风能力,提升纪法素养。
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市纪委监委坚持“刀刃向内”,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制定《纪检监察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情况登记备案工作规定》,注重发挥特约监察员监督作用,深化系统内警示教育,严防“灯下黑”。全市共立案涉及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问题58件,党纪政务处分50人,诫勉谈话8人。
![]() 2018年8月15日,灵宝市纪委监委组织村干部100余人到庭审现场旁听贪污犯罪案件,接受警示教育。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正当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重整行装再出发,忠实履行党章、宪法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建设现代化三门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纪宣)
(本版图片由三门峡市纪委监委提供)
( 编辑:师宝华 ) |
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助力全面小康建设
——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五年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9-14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