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黄河行动”:新常态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21   打印

本报记者 刘晨宁 通讯员 屈灵合

  炎炎夏日,黄河上一艘摩托艇疾驰而过劈开巨浪,数名民警头顶烈日,聚精会神巡视河面;黄河公园的绿荫里,民警精神抖擞列队巡逻,默默守护着景区的一花一木;夜晚的沿黄生态廊道风景旖旎如画,游人如织,一盏闪烁的警灯是最好的陪伴……这是三门峡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的工作日常,也是我市公安机关主动担当、勇于创新,以法治权威有力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公安局组织成立“黄河行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分局、局直部门同步建立“一把手”负责的责任体系,设置专项办实体化运作。市公安局党委先后14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黄河行动”“昆仑”“雷霆”“亮剑”“金盾”等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鱼等14项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完善机制建设,创新实施“河长+警长”治理新模式。市公安局牵头建立“河长+警长”工作机制,任命市、县、乡三级河道警长344名。森林警察支队在黄河沿岸创新建立6个生态保护警务室,警力下沉、阵地前移,把警力最大限度用在206公里沿黄生态廊道上,全面落实沿黄常态化巡查管控,在服务群众、震慑犯罪、守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沿黄生态警务室建成不久,即侦破一起非法捕捞案件,民警在巡查中发现沿黄一企业私自铺设管道,欲将污水排进黄河,遂迅速予以制止、封堵;群众在黄河边野炊,用火不当引发火灾,民警发现后及时扑灭;夏季到来,在沿黄生态廊道夜跑的市民越来越多,民警将巡逻时间延长至晚上10时以后,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同时,生态保护警务室成了反诈和生态普法宣传新阵地,截至目前,累计设计展出宣传板面193块,发放宣传单16万份,群防群治力量明显增强。今年5月31日,经群众举报,民警迅速出动,抓获两名在国道209涧河桥下电鱼的犯罪嫌疑人。

  强化打击整治,推进“黄河行动”新常态。坚持全面打击,保持高压态势,森林警察支队主动对接水利、河务、林业、城管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打早打小。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办理非法捕捞案件1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5人;办理非法采矿(砂)案件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办理林木类案件2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开展专案打击,陕州区公安局深挖细查,一举打掉盗墓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扣押被盗文物356件,收缴盗墓工具294件,查获火药枪1支,随着“‘7·16’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阳店‘3·13’失火案”“大王镇后地黄河滩滥伐林木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的侦破,有力震慑了各类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凝聚警种力量,把打击整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村一警”、“百万警进千万家”有机结合,走访沿黄街道(乡镇)居民8659户、场所198处,开展法制宣传163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强区域联动,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警务协作新平台。市公安局与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公安机关签署《推动黄河金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持续深化警务协作工作意见》,强化黄河流域警务协作;我市森林警察加强与山西运城、平陆等地协作,对白天鹅聚集栖息地“显性用警”,加强徒步和摩托车陆上巡逻,开展无人机巡查和巡逻艇水上巡查,建立起“水陆空”立体防控体系,共同制止毁坏林木行为百余起,清理架设鸟网20余处,确保黄河两岸生态和谐发展;定期与山西运城警方对黄河开展联合巡查,加强与陕西渭南协作,共同打击跨省盗采小秦岭金矿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着力将三门峡打造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推动实现黄河水养育黄河人、黄河人回馈黄河水的美好和谐共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