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黄河安澜丨黄河滩上“稻鳅共舞”生态种养结硕果
初秋的黄河滩区,稻浪翻滚。在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水稻核心产区高标准农田里,你可以亲手捉泥鳅、抓河蟹、扒小龙虾、品稻米香,一站式沉浸体验找回儿时乐趣。如今,这里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更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幸福港湾”。 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记者来到河南原阳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实地探访以“有机生态稻田养河蟹、养泥鳅”的综合种养模式,如何实现了生态循环与智慧农业增效的自然统一。 从单一粮食生产到生态循环农业,这里可以看到乡村产业创新变革的缩影。“从最初农产品销售起步,发展产品以绿色生态泥鳅及绿色生态鳅地大米为主。”2012年在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邦的发起下,这里成立了原阳县旺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建成的原阳县高标准农田控制中心,尤其是病虫害检测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原阳菜吴村也是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 “为加快提高村里的高品质稻米、农业结构调整,合作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特色泥鳅生态养殖和水稻生态种植相结合的立体种植模式,增产增收还顺带着村民收入逐步提高。”吴振邦说。 合作社始终锚定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创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目前已有8名专业农技师,108户社员,带动农户2000多户,还设立销售部、财务部、原料部、社员培训部、农技推广站和基地管理办公室等部门。 先后创建了“稻鳅生态共作示范基地”“营养强化稻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稻米生产基地”。现拥有稻鳅生态共作基地600亩、稻虾生态共作基地1000亩,托管土地超 1.84万余亩,在2023年基地建设高标准良田,同年配合县政府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4万余亩。 “标准以绿色食品种植为放在首要位置,从种植到收获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和记录,这些可都是重要细节。比如采用人工除草,生物杀虫,施有机肥、农家肥这些操作都有详细记录。正是凭着这份用心,我们合作社的泥鳅和鳅地大米能直供消费者,改变传统想法让农产品的产值翻几番,大家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走进基地,其实合作社的“稻鳅生态共作”模式并不神秘。“稻田里,稻鳅共作时,泥鳅能吃掉田间害虫和杂草,排泄物还能当有机肥,不用化肥农药,水稻和泥鳅都长得好,真正实现‘一地多用,一季多收’。”吴振邦说,摸索着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更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未来还拓展新的品类加入稻田生态共生。 发展特色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合作社同样步履坚实。“2016年我们推出‘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帮扶模式,就是想让更多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脱贫。”吴振邦回忆道,“分别带动62户贫困户和26人参与公益性岗位,并签订帮扶协议,使每户贫困户家庭当年增收达3600元以上。平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基地务工,日工资不低于80元,有干劲儿后让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凭借亮眼的成绩,合作社相继收获诸多殊荣。包括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独特的碱性土壤和黄河水灌溉的原阳大米,素有‘中国第一米’美誉。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我还有一个‘新农人梦’,让中国人都能吃上真正的绿色生态稻米,未来将带领合作社继续做好生态农业文章,让更多农户增收贡献家乡。”吴振邦信心满满地说道。(光明网记者 王一涵 文/视频) ( 编辑:tln ) |
何以中国・黄河安澜丨黄河滩上“稻鳅共舞”生态种养结硕果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01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