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侯鹏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进生态强市建设,近年,我市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锚固绿色基底、厚植林业优势,全力推动“绿”字文章再谱新篇。 按照“增绿量、优布局、调结构、强功能、提效益”思路,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围绕建设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三大生态屏障”,采取“造、飞、封、修、抚”结合,大力实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等国、省重点工程项目。2023年以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68万亩,飞播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6.3万亩,退化林修复2.92万亩,森林抚育29.6万亩。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积极实施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等增绿行动,建设省级森林特色小镇5个、省级森林乡村65个。全市组织参加义务植树270多万人次,共栽植白皮松、雪松、蜀桧、侧柏、楸树等各类苗木1400余万株。 为强化森林资源监管,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我市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方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禁将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全面提升天保公益林管护能力,县、乡、村三级严格选聘护林员,扎实做好435.6万亩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工作。配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认真落实林地定额管制制度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要求,严厉打击违法侵占破坏林地和私伐滥采林木行为,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通过争取资金投入、整合优化范围等措施,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7处。2023年,“河南灵宝小秦岭兽类及鸟类重要栖息地”“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今年6月,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被河南省生态文明促进会认定为“生物多样性友好突出贡献机构”。此外,不断完善救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全面提升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能力,通过群众热线和巡查发现并成功救助、野化放归各类野生动物200余只。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林下经济发展意见,明确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目标任务,确保今年年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396.86万亩。大力扶持种植林下黄精、连翘、玉竹、金银花等中药材1700亩,推荐河南宁寿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河南鑫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灵宝市冠云山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等4家经营主体成功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周边林农发展林下中药材等种植业。 ( 编辑:tln ) |
我市厚植林业优势做好“绿”字文章
“绿色崤函”行稳致远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27 打印
- 上一条:盛装迎国庆 共祝祖国好
- 下一条:我市首次颁发科技类校外培训审核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