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叶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大力实施柔性引才,多措并举优化支持保障,努力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深化“人才+项目”模式。我市坚持激励人才与支持项目双管齐下,促进人才作用发挥。制定出台《三门峡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扶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柔性引进人才给予薪酬补贴和奖励激励,对人才(团队)项目给予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支持。近年来,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51个,实施高强极薄锂电铜箔研发等人才项目240个,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100万元,累计支持1.6亿元。通过人才项目实施,攻克“卡脖子”技术和生产难题357个,新增专利406个,新增产值162亿元。 建设驻外人才工作站。为掌握在外人才情况,贴近人才开展服务,对接人才来三门峡创新创业,我市开展在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制定出台《三门峡市人才工作联络站管理办法》,依托驻外办事处、招商联络站和异地商会、海外留学生联谊会等筹建人才工作站,给予筹建经费、日常工作经费、招才引智奖励等支持,建立人才信息库,集聚在外人才力量,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做好在外人才服务。目前,我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郑州、洛阳建成人才工作站6个,2024年累计组织招才引智活动11场次,对接各类人才2000余名。 提升服务水平温暖人才。针对高端人才团队、重点人才项目,建立“高位推动、大员上阵、骨干牵头、专班协调、专人服务、专题研究”一整套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研究、高频调研推进情况,常态走访合作“两院院士”等关键人才;市领导分包重点人才项目,一线调度指挥;实行“谁能干就让谁干”,选配具有创新思维、开拓能力、敢想敢干的市直单位“一把手”联系人才项目;成立精干有力的工作班子,紧盯项目建设,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对科研团队“带头人”,实行“一对一”服务;对人才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解决,以用心贴心服务让人才暖心安心,着力营造最优人才“小气候”。 ( 编辑:tln ) |
我市优服务强保障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8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