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扶贫的路一步一个脚印走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14   打印
  黄墙灰顶、旗杆高耸、院落敞亮……冬日暖阳里,焕然一新的灵宝市焦村镇尚庄村支部委员会大院是村子里亮眼、人气最旺的地方,这与一年多前驻村第一书记田红宾进村时的情景已大不相同。
 
  尚庄村在焦村镇政府往西2公里处,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省级贫困村。2018年前,村里42户贫困户140人要彻底脱贫,这个数字对尚庄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任务。该村党支部书记尚中国说,尚庄村由于近年受一些不好思想的影响,村里人没心思发展经济,村子乱了,人心散了,4年换届也没选出来村“两委”班子。
 
  田红宾刚来驻村时,信心满满,把村里的工作想得简单,但第一个100多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因种种原因夭折,这一当头棒喝,让他清醒了不少。
 
  田红宾开始思索,面对尚庄村没有领头人、人心不齐,村里又没有钱的乱摊子,究竟用什么“药”才能治好“病”。他想到,没有党支部班子,村里就没有向心力、主心骨,扶贫先扶智自然也成了空谈。首先要把红旗竖起来,把人心凝起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田红宾多方筹资、筹物,尚庄村党支部提升工程投资5.3万余元,将院子修缮一新,电脑、办公桌椅齐全,尤其是在院中央竖起了高高的旗杆。尚中国说,经过田书记的努力,村党支部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村民愿意走到这里来反映情况、说心里话了,村里开始有样儿了。
 
  记者来到尚庄村的时候,村里正在打路。硬化村内主干道816米,对尚庄村来说,不仅是出行便利了,还有引项目进村的重要意义。
 
  尚恩慈过去是村干部,还是远近闻名的种植技术能人,现在是村7组组长。他说,在这里生在这里长,最想看到乡里乡亲都富起来。这一年他实实在在看到了村里的变化。
 
  田红宾入村取经的第一人就是尚恩慈。那些日子,晚上去和尚恩慈聊天成了田红宾的重要工作,摸清村里发展经济的优劣,如何发展小杂果经济、养香菇等等,都是聊出来的。而后田红宾带出去、引进来,对村民进行培训,让村民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观念。尚中国说,有了项目的带动,村民现在都比着干,村风村貌自然就好了。
 
  而今,走在尚庄村的村路田间,感受到的是火热的气息:村里的农网改造项目、饮水工程、高标准农田整改项目等都已完成;到户增收项目涉及13户,每户资助1000元;文化大院、戏台等项目正在争取资金;筹措资金8.45万元与鑫联菌业签订食用菌代种代管项目已开始实施;还有光伏发电、小杂水果种植等入库项目……
 
  田红宾说,尚庄村目前的发展还不能和其他村相比,但他坚信,2018年彻底完成脱贫任务没有问题,村民的日子也一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记者感言
 
  常言道,馍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正如田红宾所说,尚庄村目前脱贫攻坚未必有别的村效果明显,但却实实在在地让村里发生了质的变化。因地制宜、贴合实际,扶贫的路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的真实感受。在尚庄村采访,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未必有别人的故事精彩,但对这个村来说,即使细微变化,其实都来之不易,也让人感受到坚持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让村民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美好愿望。

( 编辑:lj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