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张东堂:誓让老百姓50年内不返贫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发布日期:2017-09-05 作者:本报记者 马德英   打印
  
  

  去年9月9日,本报头版以《他用生命承诺:“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为题刊发通讯,率先报道了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堂虽身患癌症却坚强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及《河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聚焦张东堂,让这位村支书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四龙庙村采访,又一次感受到了张东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2009年,干了12年村支书的张东堂再次高票当选。此时,张东堂却被确诊患了膀胱癌。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他没有退缩。他说:“与其等着死,不如为群众多办点实事。”
  
  如今,经过8年摸索,张东堂带领散居在27平方公里大山深处的村民走上了产业脱贫之路:家家实现了种植1亩牛心柿、1亩花椒、1亩连翘的“三个1”目标。
  
  如今,四龙庙村种植成片牛心柿树3000多亩、花椒树2000多亩、连翘树1400多亩。“有了这些产业,保证老百姓50年内不返贫。”张东堂自信地说。
  
  除了带领乡亲们种柿树、花椒、连翘,张东堂还让村里兴起了旅游业。
  
  在张东堂和村委班子的努力下,四龙庙村引进客商,建设玫瑰谷漂流和万亩采摘园项目。2014年开始,漂流项目启动;之后,采摘园也对外营业。两年多来,漂流项目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采摘园也迎来了一批批客人。今年,四龙庙村又与北京客商签订了投资休闲养生度假村的协议,建成后每年可使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情系群众心无悔,身患癌症志更坚。虽多次化疗让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他为民办事的意志愈发坚定。在四龙庙村的每一个田间地头都留下他的脚印,每一个院落都留下他的身影。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与病魔殊死斗争的同时,张东堂也在与工作拼命赛跑,走农户、访民情、解疑难。
  
  2013年,张东堂带病奔走,筹资28万元新建了四龙庙村组织活动场所。2014年4月,他多方筹资12万元,带领村民新建了长40米、宽3米、高3.5米的漫水坝,解决了羊角岭村民组70户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当年12月,经过他多次协调,县水利局投资15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王沟、羊角岭、丁阳沟、四龙庙、下院5个村民组210户群众的吃水问题……
  
  四龙庙村有47户贫困户,每个村干部都包有几户。张东堂一人包了4户。近几年,张东堂自费买农药、化肥,送到贫困户家中,每月还定期家访。
  
  李贵锁是张东堂的结对帮扶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张书记三天两头往俺家跑,给俺送花椒苗,帮俺栽连翘、种牛心柿,给俺讲管理技术。现在俺种了55亩花椒、6亩牛心柿、10多亩连翘,等赚了钱俺也去帮扶其他贫困户!”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7岁少年王小涛也是张东堂的结对帮扶对象。张东堂不顾自己有病,不但帮助他种下了3亩花椒树,还为他在县城一家饭店找到一份差事,并为他寻医求药、带着他到河南省脑科医院检查治疗。
  
  一桩桩、一件件,张东堂为全村群众付出了一切,唯独忽略了他自己。目前,张东堂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肠胃,说话时不时捂着肚子。不过,这个刚强的汉子坚定地说:“想那么多干啥,还不如好好干点事情,把病忘掉!群众信任咱,咱就得好好干。”
责编:李鹏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