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演员合影留念 记者 孙猛 摄 ![]() 观众为精彩节目鼓掌 记者 张朝峰 摄 舞动田野收获希望 本报讯(记者程倩)“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2月3日,伴随着动人的旋律,“启航2018”三门峡网络春晚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大剧院拉开帷幕。喜庆的开场舞《希望的田野》让人们如沐春风。
![]() 舞台上,生机勃勃的田野预示着人们富裕兴旺的新生活。金黄的麦穗和葵花随舞姿而摇曳,小演员神采飞扬,俯身、跃起、旋转,男孩与女孩相伴起舞,灵动而可爱。观众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据了解,这个原创舞蹈的表演者是三门峡市第一小学的学生,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人很难看出,其中几名小演员是发着高烧带病登台,做地面动作也毫不含糊,圆满完成了演出。走下舞台后,孩子们依然激动地说笑,分享自己登上网络春晚的喜悦。带队老师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孩子们一直全力以赴为网络春晚作准备,长时间练习地面动作,没有一个人喊累。
节目编导之一的市一小音乐教师金楠说:“我们的节目,通过舞蹈讲述了一个从耕种到收获的故事,孩子们排练和登台表演的历练,不仅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舞蹈水平,很多零基础的孩子也因此而喜欢上了舞蹈,每个人都从中收获很多。”
“同胞十姐妹”共贺新春
本报讯(记者徐小龙)有人手持一把漂亮的油纸伞,有人手持一把别致的小圆扇,随着来自我市陕州区的同胞十姐妹盛装出场、款款走来,模特秀《同胞十姐妹》登上了网络春晚的舞台。在袅袅婷婷的步伐间,来自同一个大家庭的十名亲姐妹,为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致从容的大秀。
![]() 舞台上,来自陕州区大营镇的一母同胞十姐妹身着白色旗袍,台步自信优雅,表演中,还穿插了一段字正腔圆的戏歌表演《梨花颂》。随着十姐妹优雅地谢幕,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十姐妹中,大姐高月花今年67岁,十妹高巧玲42岁,加上女婿、孩子,如今这一大家子已有六七十口人。从小,高家十姐妹就爱好文艺、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父母教会我们要与人为善,姐妹之间要团结友爱。这次参加网络春晚,除了一展风采外,还想向观众们传递出家庭团结、和谐的正能量。”高月花说。
据悉,该节目由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馆选送,据该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姐妹此前曾在国内多个省、市参加演出,为了以模特走秀的形式亮相本届网络春晚,十姐妹经历了数十次的排练。“虽然十姐妹不是专业模特,但她们向观众传递出的自信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让人感动。”一名现场观众说,“十姐妹这个大家庭也正是我们三门峡市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的缩影,希望十姐妹能够一直这样美下去。”
萌娃唱大戏弘扬国粹
本报讯(记者李博)“戏曲进校园”是近年来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启航2018”三门峡网络春晚的舞台上,32名小学生精彩演绎的戏曲串烧《欢乐梨园》,充分展现了我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广受好评。
![]() 节目刚开始,当舞台上几名小学生跟着豫剧陈派第三代传人李俊玲,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学习戏曲,台下很多观众也跟着学起手势。他们没有化妆,没有道具,却分外迷人,老师传帮带,学生认真学,这样的画面感动了很多观众。
“这个节目是由市教育局和市群艺馆共同选送的。”据该节目编导李俊玲介绍,32名小学生来自市阳光小学和市崤山路二小,虽然在排练节目时学校已经放假,但无论教育局还是学校,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及家长都非常配合,他们在一起足足排练了半个月。她一招一式地教,孩子们一点一滴地学,“刚开始有的孩子一点都不会,但是却很认真地学习,在付出了很多心血后,孩子们都掌握得挺好”!
“表演圆满结束后,孩子们非常开心,我也很自豪!”李俊玲激动地说,她的愿望是将中华国粹传统戏曲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此次表演通过传帮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她非常开心!
真实呈现圆满成功
本报讯(记者李博)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过多的修饰,全是真实的再现……情景剧《厉害了,我的三门峡》在“启航2018”三门峡网络春晚的舞台上显得格外真实,异常精彩,让台下的观众纷纷回忆起2017年我市竞演央视《魅力中国城》活动的点点滴滴。
![]() “我们这个节目的演员都是本色演出,要的就是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种真实感。”《厉害了,我的三门峡》节目表演结束后,自编自导自演的李俊玲激动地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每名演员都真实地再现了去年发生在他们啦啦队队员身上的故事,触动了很多三门峡人的内心,所以才让这个节目显得弥足珍贵,深受观众的喜爱。
据李俊玲介绍,参与这个节目演出的都是非专业演员,他们中有公司职员、学生、特警、教师、公务员等。“刚开始,大家都担心自己不是专业演员,登上那么大的舞台可能演不好,我就鼓励大家只要真实再现,就一定能成功。”李俊玲说,卸下了大家的负担就成功了一半。但是毕竟要登上大舞台,真实再现也要好好排练,于是她就带着大家从每一个表情、手势、走位,包括语气反复进行推敲和演练,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节目终于得以完美呈现。
“我在舞台上的角色是特警,真实地展示自己,感觉很棒!”参与演出的特警李晓阳开心地说。
真情演绎展现扶贫感人事迹
本报讯(记者张茜)“快过年了,给帮扶咱的张队长送点猪肉和粮食吧……”2月3日晚,在“启航2018”三门峡网络春晚的舞台上,由晚会总导演马晓辉带领3名来自基层的业余表演者共同演绎的小品《送亲人》,通过接地气的剧情、幽默的台词和演员精湛的演技,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 据了解,该小品是根据湖滨区高庙乡的一个真实故事所改编,讲述的是我市一支扶贫队伍在高庙乡李家坡村驻村扶贫,扶贫队员为贫困村民找技术、筹贷款,带领他们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为了感谢政府的帮扶,3名贫困群众自发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准备送给扶贫队员,但谁知队员们早已趁着天黑默默离开了李家坡村,赶往下一个村庄继续开展帮扶工作。
“拿到剧本的时候,我们4名演员专门赶到李家坡村,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希望能够真实展现我市脱贫攻坚战中的种种真情和温暖。”马晓辉说,其他3名演员来自不同岗位,其中有舞蹈老师,也有机械修理工,大家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利用工作之余加紧排练。小品中“愣子”的表演者李占清是黄河三门峡医院的一名医生,表演结束后,他激动地说:“这个作品响应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让观众看到我市脱贫攻坚战中的感人事迹,坚定广大群众携手奔小康的信心和信念。”
演绎槐扒精神致敬奉献坚守
本报讯(记者程倩)新春佳节,合家团圆,他们却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岗位无私奉献,这是舞台上的动人剧情,也是槐扒供水人的真实写照。网络春晚上的小品《岗位过年》,让人们在感动之余对坚守岗位的劳动者充满敬意。
![]() 舞台上,盼着丈夫回家的妻子来到槐扒工程一线,却因丈夫手中一部拿错的手机接通了几个电话,引起了小两口的误会,戏剧化的冲突也牵出了另一位劳动者与家人之间的深深牵挂。“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小女孩略带颤抖的话音一出,台下观众泪眼婆娑。尽管家家盼团圆,但槐扒供水人却舍小家为大家,小品生动再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人们笑中带泪。
据了解,该节目由三门峡市水资源管理处选送,根据三门峡市槐扒黄河提水工程中的真人真事改编,三门峡市豫剧团演员特邀出演。节目编导、国家二级演员余鸿谦说:“为了生动展现槐扒人的艰辛与情感,所有演员专门来到工地体验生活。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大家了解水资源管理处的工作性质和槐扒供水人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向春节期间全市所有奋战在岗位上的劳动者致敬。”
以舞抒情传承红色经典
本报讯(记者程倩)稚嫩的童声吟咏着红色歌谣,欢乐的小演员载歌载舞……由三门峡市东风小学表演的舞蹈《红伢儿》在网络春晚中赢得满堂彩。
“东方红,太阳升……”伴随着红色歌谣与欢快的旋律,小演员们翩翩起舞,表情喜悦、舞姿飞扬。红色的五角星贯穿其中,象征着新中国与新时代。孩子们传递着印有五角星的帽子,红色精神也在他们手上与心中不断传承。
![]() 据了解,原创舞蹈《红伢儿》以“传承革命精神实现中国梦”为主题,曾在多项展演中获奖,大赛的历练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此次登上网络春晚的舞台,小演员们开朗自信、团结协作,为广大观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演出。舞蹈所传递出的革命精神,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观众。
据节目编导老师王红霞介绍,18名小演员不仅出色完成了演出,舞蹈所传递的红色精神也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本学期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五年级学生贺静怡说:“登上网络春晚的舞台,应该会有很多人看到我们的表演,想想就很激动,希望我们的舞蹈也能为大家送去春节的祝福。”
老乐队再聚首重燃激情
本报讯(记者程倩)优美的音符在指尖流淌,歌声在岁月中沉淀出深情。由三门峡市吉他协会带来的乐队节目《纵贯线》,为晚会带来时代发展的音乐印记。
![]() 三把吉他,《一条路》《阿美阿美》《外婆的澎湖湾》三首歌曲串烧,平均年龄50岁的三名主唱用歌声将人们的思绪带回20世纪80年代,音乐的流行趋势与时代发展的脉搏让人们入耳入心。吉他、架子鼓、贝斯、电子琴……各种乐器奏响暖心的旋律。
演出圆满成功后,三门峡市吉他协会会长袁朔动情地说:“本以为已经告别舞台了,网络春晚却为我们在舞台上再相聚提供了机会。就像台湾的‘纵贯线’组合一样,我们也要展现出自己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袁朔和3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曾组建了当时三门峡最具实力的方向乐队。今年,为了登上网络春晚舞台,平时忙于各自工作的人们再次组成乐队,排练了几十遍终于在舞台上呈现出精彩表演。“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网络春晚上,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青春时光。”袁朔说。
古典舞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本报讯(记者徐小龙)在明快有力的背景音乐中,12名身着盛装的女舞蹈演员款款走向舞台中央,随着音乐渐进,女子古典群舞《江山如画》正式开演。在这段时长2分35秒的舞蹈节目中,12名演员密切配合,在灯光和音乐声中,她们的舞蹈动作时而似涓涓的细流,温柔细腻;时而如大江的洪流,汹涌澎湃。
![]() 舞台上,演员状态饱满,舞蹈动作与音乐配合严密。随着演员们做出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舞蹈动作,现场观众也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作为整场表演的第二个节目,《江山如画》很好地将现场的演出气氛推向高潮。”该舞蹈节目表演期间,现场一名姓陈的观众兴奋地说。
据了解,女子古典群舞《江山如画》由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旅游局选送,12名演员均为专业的舞蹈教师。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参与该舞蹈节目表演的几名演员。“从一个多月前,我们就投入到了对这支舞蹈的紧张排练中。该节目的演员们白天都有各自的工作,但大家都自觉放弃了业余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排练,争取以最好的舞台效果为全市人民恭贺新春。”一名姓雷的演员说。
“《江山如画》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专业,这个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会结束后,一名现场观众说。
移形换影神奇魔术
本报讯(记者李博)神奇变幻的魔术表演搭配动感时尚的舞蹈,在“启航2018”三门峡网络春晚的舞台上,魔术节目《移形换影》格外吸引眼球,成为当晚的一大亮点。
![]() “演出挺成功的,表演结束后,我们长长舒了一口气。”《移形换影》编导兼主演、28岁的穆欣开心地告诉记者,其实直到登上舞台前他们都是比较紧张的,好在大家准备得足够充分。
穆欣说,舞台上的魔术表演必须要好看才能吸引人,同时不容许有一点点差池,不然很可能就会失败。所以为了完美呈现,他们提前10天就开始构思整个节目的创意,尽量让节目接地气,同时融入舞蹈等一些时尚现代元素,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享受。在确定节目创意后,他们不断征求朋友、业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最终确定下来。
在排练过程中,由于道具比较高大,所以需要足够的空间,为此,他们找了一个仓库进行排练。排练中,沉重的铁板钢板道具,经常会碰到他们的身上,非常疼,每次排练完大家的身上经常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现象。仓库里没有暖气,大家不畏寒冷,还是一遍一遍地利用空闲时间去排练。
“付出总有回报,听着观众们的掌声,看着大家积极和我们互动,心里格外温暖。”穆欣微笑着说。
在“新的天地”中完美落幕
本报讯(记者徐小龙)“你是这样风雨兼程,你和百姓同心同行,就像树木扎根大地,就像种子和泥土相依。风里雨里航程壮丽,千里万里阳光在心里……”在12名舞蹈演员的簇拥下,2名男演员和2名女演员来到舞台中央,共同演绎《新的天地》这一经典歌曲,也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 当晚的压轴节目男女四重唱《新的天地》由湖滨区文化旅游局选送,节目的伴舞由我市12名舞蹈演员担纲。“为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在编舞时决定打破常规,为这首经典的歌曲配上全新的伴舞表演。为此,我们全体舞蹈演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精心排练。”舞蹈演员王巧说。
“歌曲中有‘我们一起奋进接力,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耕耘土地;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的唱词。在选取整场晚会的结束曲中,导演组认为,《新的天地》这首歌曲,歌词意义深远,而且含有‘新’的意向,非常适合作为新春网络春晚的压轴曲目。”该晚会导演组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演唱该歌曲的4名演员分别来自三门峡市和洛阳市,他们中有音乐爱好者,也有在校高中生。“整场节目大气恢宏、催人奋进,让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憧憬。”来自我市教育行业的一名姓秦的观众说。
责编:徐伟 ( 编辑:徐伟 ) |
“网络热词”讲述三门峡精彩故事 “草根”舞台成就老百姓美丽梦想
——“启航2018”三门峡第三届网络春晚台前幕后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2-08 打印

- 上一条:三门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迎新春晚会
- 下一条:2017年我市工业增速 跃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