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义马市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各社区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秉持“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社区建设理念,从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居民自治抓起,以创建河南省规范化社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一有七中心建设”,在党建引领、文化活动、场所阵地、志愿服务等方面因地制宜,打造了很多特色和亮点,让社区群众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多彩活动满足了社区群众之需
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天气乍暖还寒,在义马市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庭院绿化面积达75%的霍村社区,年味比往年更加醇厚。来自该市摄影、音乐、曲艺、戏剧等文艺家协会的50余名“红色文艺轻骑兵”,带着100余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材摄影作品,与社区群众欢聚社区广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爱国歌曲,欢度新春佳节。一副副对联、一张张“福”字映红了百姓的笑脸。
而在兴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记者看到两名群众正在羽毛球馆挥拍击球,小球上下翻飞,引来阵阵叫好声。兴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旎说:“其实这个羽毛球场之前是个锅炉房,‘三供一业’移交以后,锅炉房就废弃了。我们考虑到这个房子挑高比较高,做其他用途有些浪费,就把它改造成了一个羽毛球馆,还在里面配备了不少健身器材,现在每天都有群众到这里打球、锻炼身体,社区搞集体活动遇到雨雪天气时也有了室内活动场地,可谓是一举两得。”文体活动中心的建成,为社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提供了好去处。
与兴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交相辉映的,是连银社区的一片祥和与欢乐。记者尚未走近,便有欢快乐声飘然入耳。在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舞台上,几十名社区文艺骨干正在紧张有序地排练舞蹈,准备把最动人、最完美的节目展示给社区观众。连银社区是义马市最大的社区,辖区有1万多名群众,如何把这些群众凝聚起来,社区党组织不断在探索。“社区靠活动,活动靠文化,我们经常组织群众开展一些集体性文化活动,前几天刚举办完‘庆新春’文艺汇演,目前又在准备其他节目排练。”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冯来俊说,“平时每周固定时间,我们还会在社区大舞台上唱红歌,通过这些活动,提升社区凝聚力,现在我们社区就是群众的大家庭。”连银社区的探索正是义马市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他们利用重大节日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文艺演出,不断提振大家的精气神,凝聚了民心、丰富了年味,更为全面提升社区建设的品位和档次作出了示范与借鉴。
志愿服务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走访义马的各个社区,才发现建立社区文体组织、开展全民参与的文体活动只是社区建设的一方面。在社区建设管理上,义马市更多地着力健全志愿者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探索建立各种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常态,成为解决居民困难的有效途径。
红土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十几张护理床无一空位,有的护士在为老人做理疗,有的医生在询问病情,有的志愿者耐心与排队等候的老人进行交流,并为他们作引导。红土坡社区根据辖区退休职工和空巢老人较多的具体情况,协调附近的东区卫生院,探索成立了医养结合模式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有病治病、无病疗养”保障服务,受到社区老人的好评。今年75岁的郭凤蓝老人提起日间照料中心就赞不绝口:“我这人闲不住,退休后就经常到这儿来唱唱歌、打打牌,现在还有护士给我们进行专业日常保健,社区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在红土坡社区,像郭凤蓝这样的老人有很多,日间照料中心为他们继续发挥余热提供了平台,既能服务于别人又能得到服务,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享受到许多快乐。
“我们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站,设立13个公益岗位,免费为居民服务,不计报酬得失,只要居民需要帮助,对应岗位志愿者就会立即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居民所需和难题。”狂口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彬说。在义马市,有社区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影子。在狂口社区的爱心超市内,整整齐齐摆放着社区群众捐赠的衣物、书籍等物品,供辖区困难群众挑选。狂口社区自移民义马后,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尤其是在志愿服务社区方面,已经成为义马市社区建设的标杆。和蔼可亲的志愿者服务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增进了解、联络感情、融洽邻里关系的重要平台。
在义马采访期间,记者还驱车20公里,到该市最远的社区——杨村社区。采访中得知,由于该社区距离市区比较远,群众到义马市区办事成了一个麻烦事,光是乘车往返一趟就得大半天,更不用说年纪稍大、行动不便的那些群众。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永勤介绍,这种办事不便的情况在2018年年底得到了彻底改观。2018年10月,杨村社区成立了暖苑小区党支部,设立民事代办点,帮助群众办理各种事项,江鸿仁等7名退休老党员自愿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春节前后,社区居民忙于家人团聚、准备过年,每家每户的事情逐渐多起来,代办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群众的贴心“助手”。
智慧社区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
“2018年,我们搬到了新的办公场所,各项基础设施都健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建设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春兰说。赵春兰所说的智慧社区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统一的单元网格,通过网格化管理复杂社区人口结构,实现社区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体系。智慧社区平台建立起来后,花园社区每个月都会给辖区老人集体过生日;平时,老人们还可以到像宾馆标间一样干净、整齐的休息室休息和打牌;春节期间,社区为老人们贴春联、备年货,将饺子送到孤寡老人家中……
据悉,像花园社区这样的智慧社区未来几年会越来越多,义马市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走在三门峡各县(市)、区前列,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义马样板。
“加强城区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事关人民幸福,事关社会稳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思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社会服务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居民生活的乐园、社会文明的典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为义马‘决胜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义马市委书记杨彤表示。
|
义马:高质量打造城市社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2-27 打印

- 上一条:当好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第一梯队
- 下一条:开足马力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