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三门峡经济开发区以着力打造乡村新面貌、着力培育乡村新动能、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弘扬乡村文化、着力健全党建引领机制等“五个着力”为抓手,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着力打造乡村新面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方面,开发区以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向阳村、三里桥村、后川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清脏、治乱、增绿,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着力培育乡村新动能,打造产业兴旺乡村。开发区坚持沿街沿路建门面、结合需求做市场,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相继完成农贸市场、古玩市场升级改造工程,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不断推进城郊村三产融合发展,将绿色发展、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山前山后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依托,把富有古陕州特色的崖窑建筑文化与现代生态农业相结合,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开发区加强乡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同时,加快区直幼儿园、德孝苑养老院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着力弘扬乡村文化,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开发区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快乐星期天”“戏曲进乡村”等文体活动,持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着力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发挥组织堡垒作用。开发区以“三年强基工程”为统领、“四大工程”为载体,组织实施了农村基层党建十件实事,选优配强6个行政村“两委”班子。同时,全面落实村级“一经费两报酬”工作要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由往年的3万元/村提高到15万元/村,村干部工作补贴从1.8倍提高到3.5倍,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建立了党群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完善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党员活动日”、党建指导员、软弱涣散村整顿长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强力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记者李杰)
( 编辑:李鹏 ) |
开发区:“五个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07 打印

- 上一条:一桥架南北 主城交通压力将缓
- 下一条:市领导到义马调研 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