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变”改革激活农旅融合“一池春水”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5-17   打印
  初夏的渑池县果园乡李家村,山花烂漫、柳条垂绿,一派惠风和畅、日丽景明。
 
  李家村地处果园乡南部的青莲河流域,因地貌独特,气候适宜,明清至今,已有500余年的仰韶黄杏栽培历史。仰韶黄杏以其果实硕大、肉质细腻、芳香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闻名全国,历史上曾作为贡品由皇家独享。
 
  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正是杏花盛开的季节。漫步李家村杏园,烟岚雾凝,宛如仙境。青莲河畔,春草碧绿,柳丝纤长,随风飘拂,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李家村自2004年起,年年举办杏花节,大大提高了仰韶黄杏的知名度,培育壮大特色林果产业,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对宣传地方旅游资源、做强旅游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目前,李家村被确定为全国小水果示范基地及河南省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黄杏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400多亩发展到1700多亩,年产黄杏80万公斤,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
 
  多年来,李家村老百姓就有种烟的习惯。2008年,该村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在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起了占地15亩的烘烤厂和占地23亩的育苗工厂以及仓库、分级大棚、编烟大棚、大型烟水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并以公司、村、农户为基础,成立果园烟草单元合作社,带动全村农户种烟1500多亩,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同时,覆盖带动邻近的天池镇农户种烟9000多亩,使村集体增加了收益,村民得到了实惠。
 
  作为我市确定的“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李家村立足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围绕“杏花香、黄杏甜”主题谋划产业发展项目,盘活集聚要素资源,提升资产经营能力,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培育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起规模种植,土地效益明显提高。同时,我们在‘三变’改革中,将村集体200余亩土地折股量化到党支部领办的李家村集体产权和股份合作社,并与河南恒动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杏花谷旅游项目,与渑池雅图园艺公司合作种植观赏性花草园林……在这些项目中,村集体占的股份均为10%。”李家村党支部书记王绍军说。
 
  目前,该村涉及农旅融合等参与“三变”改革的各个项目都在稳步拓展和推进。其中,河南恒动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九女山采摘园在2012年种植的樱桃、大杏、石榴等果树去年已经挂果,今年就可见收益。该公司计划3年内投资1亿元打造的旅游开发项目中,滑雪项目已投入1000多万元,漂流、水上乐园、玻璃吊桥等项目正在实施。
 
  “项目的实施,将为李家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村民们除了每年每亩几百元的土地流转金外,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并可参与村集体(合作社)与公司资源股10%的分红。”谈起村子发展的前景,李家村村委会主任张海朝充满信心。
 
  “在村集体产权和股份合作社中,全体村民作为股东占30%的股份,集体资产即资源股占5%,村里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老年股占5%,剩余60%用于可持续发展。”王绍军说,“公司盈利、村组获利、农户得利,三方共赢,这才是李家村农村‘三变’改革的关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果园乡规划起草的杏花谷田园综合体项目方案正在报批。该项目拟以李家、杜寺、杜家、刘头4个村为主体,投资近5亿元,打造一个集特色民俗、休闲娱乐、拓展训练、特色种植养殖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实现当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届时,李家村通过“三变”改革,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将会越走越宽广。

( 编辑:师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