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洋溢在脸上的是喜悦暗藏在心底的是责任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5-06-01   打印

  故友重逢分外亲
 
  本报讯 (记者吴胜男 李博) 在5月28日召开的《三门峡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报社中层干部代表、青年编辑记者代表也作了发言。他们回顾自己的从业历程,工作中的付出与收获,感慨良多。
 
  “我曾是一名军人。如果说17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养成了英勇善战、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精神,那么《三门峡日报》就为我坚守这种精神提供了舞台。”中层干部代表杜杰表示,1998年10月,他转业到三门峡日报社,开始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记者生涯。从一名普通的记者成长为首席记者、业务骨干、中层干部,他实现了从军队新闻工作者到职业记者的成功“转型”。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杜杰表示他将继续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做好“传帮带”,把报社的好传统、好作风继续传承下去,为党的新闻事业尽职尽责,为三门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对于《三门峡日报》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杜杰深有感触。他说,在报社工作的17年,他见证了《三门峡日报》的发展,以及《西部晨风》的创办和“西部在线”的创立。现任领导班子更是审时度势,响应多媒体融合的号召,积极调整思路,整合报社资源,建立多媒体队伍,如今的三门峡日报社已经跨入全媒体时代,为主流媒体全面占领宣传阵地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青年编辑代表王珊感慨地说:“踏入报社大门8年,报社给了我成长的舞台。今天,是《三门峡日报》30岁的生日,我和她一起都进入而立之年……”
 
  王珊表示,对目前从事的编辑工作,她有三方面体会:一是“累”,二是“精细”,三是“如履薄冰”。“编辑这个岗位,就是默默奉献的岗位,它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可每每总结工作,我们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和用心设计的精彩版面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时,一切付出都化为了值得。”王珊深有感触地说,干新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正义、有责任、有激情、有智慧,还需要淡薄名利、安守清贫。
 
  “2007年,我怀着对新闻事业的崇高敬意,考入了三门峡日报社。走进报社大门的那一刻,洋溢在我脸上的是喜悦,暗藏在心底的是责任。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很快,我就找到了答案。”作为《三门峡日报》一名年轻记者,李博的发言慷慨激昂。
 
  李博坦言,他首先从报社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中找到了答案。“奉献”是三门峡日报社的第一优良传统,在这里,人人都在默默奉献中砥砺前行;“温暖”是另一个优良传统,三门峡日报社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每位成员在关爱中进步成长。
 

 

  “前辈和老师们兢兢业业搞业务的精神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进步。”李博说,在报社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在各位优秀老师的指导下,他始终严于律己,勇于挑战,突破自我,不断成长。令他欣喜不已的是,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黄河文化旅游节上,三门峡日报社新一批“90后”记者活跃在新闻采访第一线,他们加班加点、认真敬业的精神让大家感到欣慰。“报社的人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传承中奋勇前行,让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放心,让三门峡人民满意。”李博说,在报社工作,心里除了自豪就是骄傲,他会永怀感恩之心,传承《三门峡日报》的优良传统,继续努力前行。

( 编辑:z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