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迎头赶上

——三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13   打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给三门峡勾画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期“三农”工作总抓手。站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新起点,乡村振兴也被时代赋予了更多内涵。
 
  要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没有农村地区的全面脱贫,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要围绕脱贫攻坚的近期目标和总目标,狠抓问题整改,加强项目谋划,抓好易地搬迁后期帮扶工作,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用大数据分析成果推动脱贫工作精准开展。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抢抓国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机遇,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打造农业特色品牌。要以新思维引领农业新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以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坚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加强农村生态建设,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态效应。
 
  要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方向,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城带乡城乡共进;充分发挥县城、集镇、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等辐射带动效应;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重塑城乡关系,统筹做好城乡融合这篇文章,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乡村振兴主体活力。农村产业要发展,离不开人、地、资金等要素支撑;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要激活农村土地使用效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金融支撑,以适应现代化的“三农”工作新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耕耘才有收获,创新才能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准乡村振兴的目标方向,立足本地优势,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三门峡必将让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迎头赶上,交上一份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

( 编辑:师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