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为老百姓唱戏为新时代高歌——央视录制三门峡大型廉政古装剧《河阳之府》侧记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05   打印
为老百姓唱戏  为新时代高歌
——央视录制三门峡大型廉政古装剧《河阳之府》侧记

  本报记者 师宝华
 
  11月30日,时值冬日,天气寒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对三门峡市蒲剧院大型廉政古装剧《河阳之府》在河南省鹤壁市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全程录制。
  《河阳之府》主要讲述了因执法严明被百姓拥戴为大清官的河阳知府严天民在审理一起公案中,受其内弟河阳县令赖水镜的蒙蔽,错斩无辜,铸成冤案,自感罪不容恕,愧对黎民,无地自容。为警示后人,在李离庙前饮剑自裁,以血雪耻,血染乌纱。该剧主题鲜明,紧扣时代,热情讴歌了严天民不徇私情、秉公执法的清廉品质,告诫人们从政务需谨慎,为官务必清廉,具有很强的现实镜鉴意义。
 
  当日,在鹤壁市文化艺术中心录制现场,参演《河阳之府》的全体演职人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装台准备工作,对音、舞、美等各个舞台要素进行了认真调试,从上午8点30分到晚上10点,录制了近12个小时,20余人的央视录制团队要求非常严格,该剧共7个场次,一个场次一个场次过关,不行的就重来,有的场次最多演了4遍,直至完美。“偌大的剧院,演员不顾天气寒冷穿着单薄的演出戏服,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喊冷,整个录制效果很不错!”央视一名录制工作人员说道。
  在录制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鹤壁市豫剧院院长金不换告诉记者:“作为同一院团能够连续两年登上央视舞台,充分体现了良好的团队作风和艺术修养,很好地宣传和展示了三门峡的地域文化。”
 
  了解得知,《河阳之府》由三门峡蒲剧院于2012年创作排演,由国家一级导演张怀奇执导。参与演出的40余人均是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专业蒲剧演员,他们年龄在20岁至45岁之间。该剧排演至今已在我市和金三角地区演出500余场,受到观众热烈好评。2014年该剧入选河南省廉政剧目库,2015年参加三门峡市廉政教育月巡回演出30余场,2016年至2018年被列为中原大舞台演出剧目。
 
  录制间隙,记者采访到了该剧主演岳波。岳波今年36岁,在戏中饰演主角清官严天民。他参与三门峡蒲剧团演出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自2002年毕业于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后至2013年在运城市蒲剧团工作,2014年加入三门峡蒲剧院从事专业演出活动,主攻须生行当。主要饰演有《辕门斩子》中的杨六郎、《甘棠遗爱》中的小王子、《薛刚反唐》中的薛猛等主要角色。他信心满怀地说:“我参演的《甘棠遗爱》第一次在央视播出后,对我鼓舞很大。这次《河阳之府》是第二次受到央视录制,我们演出团队40余人将精益求精,不负众望,努力按照央视的录制要求一起把最好的演出展现给全国广大观众,从而让更多热爱戏剧的朋友了解蒲剧,了解三门峡,从而把三门峡的地域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当晚10时,当《河阳之府》的录制工作完美收工时,录制导演王妙妙禁不住感叹道:“今年是第二次对三门峡市蒲剧院优秀剧目进行录制,通过这两次录制深切感受到三门峡这个团队是个有战斗力、充满活力、非常敬业的艺术团队,所有演员在录制过程中都能做到按照录制要求,高度重视,一丝不苟,演员惟妙惟肖、声情并茂的表演把剧情不断推向高潮,把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呈现在镜头面前,确保了高质量的完成录制工作。”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俗称“乱弹”,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于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在西北五省(市区)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民国十八年编纂的《河南新志》称为“陕州梆子”,新中国成立后随晋南定名为“蒲剧”。清道光年间,陕州(原陕县)已有了蒲剧戏班,光绪以后,蒲剧班更是遍及各地。
 
  岁月,一条静静流淌的河。蒲剧,一支慷慨激昂的歌。她传遍了黄河南北,在古老的黄河金三角大地上久久回响。
 
  今年是三门峡市蒲剧院自2009年建院十周年,这次《河阳之府》被央视录制是三门峡市蒲剧院继2018年9月《甘棠遗爱》被央视录制后的第二部剧目。据三门峡蒲剧院业务院长李东海介绍,为进一步宣传推广三门峡市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戏曲精品剧目,为建设文化高地作贡献,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我市宣传、文化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0月初,剧组对《河阳之府》先后完成了深度排练、音乐录制、舞美提升等工作,力求剧情更加起伏,舞台调度更加科学,音乐氛围更加浓厚,艺术呈现更加完美。
  近年来,三门峡市蒲剧院以“为老百姓唱戏,为新时代高歌”为宗旨,以“树好窗口单位形象,讲好天鹅之城故事”为己任,不忘初心使命,锐意创新进取,创作编排了一大批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正能量的现代和古装剧目,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大型现代戏《娘心》,该剧2014年荣获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金奖;反映我市厚重文化历史元素的大型古装剧《甘棠遗爱》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文华剧目奖,成为中国戏剧舞台“召公”第一戏。
 
  近期,剧团又创新思路,拉长手臂,自筹资金400余万元在市商务中心区高铁站附近建起了4000平米的三门峡蒲剧文博馆。该文博馆是全国2000多个剧种中的第8个专业戏剧文博馆,也是黄河金三角蒲剧中的第一个文博馆,预计今年年底开馆。开馆后,将为我市戏剧传承、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将为我市蒲剧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在校学生开展戏曲研学活动做出积极贡献。下一步,三门峡市蒲剧院将继续深入开展“为老百姓唱戏,为新时代高歌”的主题活动,为建设文化高地,打造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打造五彩三门峡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此次精心录制的《河阳之府》经央视后期制作,将于2020年春节期间与全国广大观众见面。
文中图为录制现场。摄影/成健(三门峡广播电视台)

(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