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渑池县南村乡南洼村村民张西友悠闲地走进自家的花椒地,看着一棵棵长势良好的花椒树,心里盘算着:今年约莫又是几万元进账,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 几年前,他还和南洼村大多数乡亲一样,祖辈偏居大山一隅,仅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生存。“我们村多是山间旱地,以前光种玉米、小麦,费时费力,除去化肥农药,年景好时也就勉强够一家人的口粮。遇到严重旱情,就绝收了,得靠政府救济……”张西友回忆道。 南洼村位于南村乡东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距县城65公里,全村244户697人散居在5个自然村,其中贫困人口128户340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以及帮扶单位渑池县交通运输局的全力协助下,南洼村将花椒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渑池县交通运输局帮扶人员和南洼村“两委”班子耐心向群众做解释工作,免费发放花椒树苗,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并积极争取政策,为每亩花椒地补贴200元至400元,为群众购买微耕机、花椒烘干机争取农机补贴,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花椒树耐旱耐贫瘠,很好管理,我种花椒已经4年了,总共种了18.7亩,估计今年每亩地收入3000多元,一共能收入5万多元,这比光种粮食或放牛喂猪强多了!”张西友笑着说。 脱贫户张春姣同样感触颇深。她素来体弱多病,每年看病吃药花费很多,加上前几年孩子在县里读高中,家中负担很重,常年漏风漏雨的房子更无钱修缮。 张春姣告诉记者,前年她家被列为危房改造对象,破旧的房屋很快被免费整修,焕然一新。“去年孩子考上了一本大学,县里给娃发了好几千块钱奖金,帮扶人员还组织医生来村义诊、免费送医送药,我身体比原来好多了。我家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如今,南洼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依托基础设施提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政策,累计实现脱贫120户32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南洼村党支部书记宋明周说:“虽然大伙的日子好起来了,但我村集体经济很薄弱,而且我村地处山区,人居环境较差,所以去年暂未退出贫困村序列。” 针对目前的状况,渑池县交通运输局驻南洼村第一书记代健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抓党建促脱贫,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转变村‘两委’班子工作作风。目前全村共种植花椒2080亩,基本实现全覆盖。下一步,村里将积极实施‘村集体+贫困户’‘党员+贫困户’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花椒产业,并通过联系人社部门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积极聘请花椒种植大户、农业专家来村举办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的脱贫成果继续巩固。” 此外,南洼村今年将重点提升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已新申请基础设施类扶贫项目2个共160.39万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改善村民居住出行环境。整合流转村集体土地119亩种植花椒,在今年4月先行套种短期作物小米辣椒,实现长短结合,9月底小米辣椒即可收获,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对8户未脱贫户进行“一户一策”,通过设置公益岗位、集体经济分红、土地代收代管等多种方式实施帮扶,初步预算今年9月底前,这些群众人均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实现全部稳定脱贫。 南村乡党委书记何蔚表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越到最后关头越要紧绷这根弦。南洼村作为全市未退出村之一,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将牢记初心使命,紧盯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在壮大花椒产业、扩大务工就业、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上下功夫。我们有信心如期高质量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 ( 编辑:李鹏 ) |
“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20 打印

- 上一条:扎实抓好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落实
- 下一条:健步走 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