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豫西特色美食 槲包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6-24   打印

乐享美食

制作槲包

 

       近日,卢氏县瓦窑沟乡龙首山庄上空层云似锦,当地山林中的槲树枝叶繁茂,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槲(hú)树,别名柞栎、橡树等,其叶、皮和种子都有药用价值,具有活血、利小便等作用。

       20世纪30年代,曹靖华曾将故乡卢氏的槲叶寄给鲁迅。鲁迅在做米饭时,将其覆盖在米锅里,蒸出的米饭就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儿。因此,鲁迅在给曹靖华的信中,对槲叶大加赞赏。槲叶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口日本,经脱水后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很受欢迎。

       槲树每年春天发芽,端午节前,槲叶成熟后,发出浓郁的香气。人们上山采来,用鲜叶子或者阴干以后,放锅里煮一下就去掉了生涩气。然后包上黍米,煮熟就成了槲包。

       卢氏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雄黄酒烈艾叶香,香草袋子挂脖上;花花肚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槲包是卢氏人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食物,同样具有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之意。

       用槲叶和黍米制作槲包是卢氏县的一种风俗,也是卢氏人民的特产。槲叶清洗过后,包上黍米和豆子,用竹叶丝捆扎起来就成了槲包。经过6个小时的大火沸煮和4个小时焖制阶段,才能将槲叶的清香层层渗透至软糯香甜的黍米、高粱、糯米中去。在做好的糯米槲包中,糯米晶莹剔透渗透着槲叶的天然绿色和淡淡的幽香,让人垂涎欲滴。

       槲包极具地域特色,因为豫西一带只有卢氏、嵩县、鲁山、栾川、西峡等少数县的山上才生长槲叶。如今,卢氏县山区群众用真空包装的方法,延长了槲包的保质期,并将槲包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加工槲包也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文/图 聂金锋)


( 编辑:c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