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产业搞得好 满山都是宝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11   打印
  “这个产品的包装图是我设计的,上面写着‘脱贫攻坚,精准扶贫’。”8月5日,在灵宝市寺河乡上埝村,驻村第一书记、灵宝市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刘海东拿着蒲公英茶包装盒自豪地告诉记者,茶杯里的蒲公英茶被热水浸润后泛着浓郁的绿色。
  
  上埝村自然景色优美,群山绵延,平均海拔900米—1200米,全村土地面积7500亩,以山地为主。该村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实现“摘帽”。
  
  在上埝村,蒲公英是非常不起眼的东西,通常长在苹果园里,随处可见,但生存能力极强。2018年,刘海东考察后发现,蒲公英经过加工可变成蒲公英茶,且不需要专门种植,原材料遍地都是。
  
  “我们想利用好山里常见的蒲公英、茵陈、槐花等资源,就积极申报扶贫农产品加工项目,申请到资金50万元,再加上社会集资17万元,现在设备已经装全了,准备把这个项目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刘海东向记者介绍,该项目今年将投入生产运营,预计将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把遭人唾弃的野草变成茶叶、变成观光的风景,正是上埝村‘变废为宝’的魔法。”刘海东说,村里现在正充分利用山里的资源,拓展更多的致富渠道,增加村民收入。
  
  王海飞是上埝村金苹果果园的园主,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每年都从村里或者邻村的养殖户手中购买天然有机肥浇灌果园,同时帮助村里其他种植户销售苹果。“刘海东书记帮我们与美道家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直接帮助我们打开了销路。”王海飞说,他还有自己的苹果采摘园,每年吸引了许多回头客来体验农家生活。
  
  近年,上埝村通过“水肥一体化建设”“南袜基地苹果生产”“美道家超市合作”等项目,把红苹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利润送到村民手中。
  
  “这两年一直通过电商渠道卖苹果,2019年销售了1万多单。我还在苹果园里套种了1万多株辣椒,挣了1万元。”王海飞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的致富故事、一边从树上摘下新鲜的苹果,“尝尝我引进的新品种苹果,叫作‘红色之爱’,皮和果肉都是红色的,原产地在瑞士,市场上每斤可卖到60元至70元。”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上埝村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通车、通电视“全覆盖”,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变,也让他们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刘海东说:“我们的目标是扶贫又扶志。”
  
  “下一步,我们准备发展旅游业,在苹果采摘园的基础上发展民宿。”刘海东告诉记者,上埝村打算利用一年一度的“苹果花节”和“苹果采摘节”,打造精品苹果采摘园、私人订制果园,发展农家乐、休闲垂钓等民俗娱乐项目,全力推进全域旅游。
( 编辑:李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