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沟深坡陡……近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区出发,经过近3个小时,最终到达了卢氏县木桐乡木桐村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
木桐乡位于卢氏县城西北深山区,地处两省(陕西省、河南省)三县(卢氏县、洛南县、灵宝市)交界地带,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位于木桐村关帝庙内。该庙始建于清代,前后六间,四周树木葱茏,地势优越。
“1946年8月,李先念等率领的中原突围北路部队在豫鄂陕边区创建了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其中豫鄂陕第四分区主要在卢氏、灵宝、洛南、洛宁等地开展革命斗争,豫鄂陕军区及四分区机关和卢灵洛县委、县政府(1946年12月改为卢灵洛中心县委)都设在木桐村的关帝庙内。”木桐乡文化和旅游开发办公室主任罗书学说,“四分区先后取得官坡、上戈、杜关之战的胜利,给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1946年9月,毛泽东亲拟电文给李先念、任质斌、文建武:四分区反顽战斗迭获胜利,甚好甚慰。望传令嘉奖。”
1947年二三月份,豫鄂陕军区主力部队北渡黄河后,敌军大肆反扑,疯狂屠杀我革命战士和进步群众,卢灵洛中心县委领导地方武装和党政人员继续坚持斗争。“木桐区游击队大队长秦作亭奉中心县委指示向敌诈降,先后护送30余名革命同志安全转移。”今年77岁的秦万仓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父亲秦作亭坚持对敌斗争的那段艰苦岁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改河造地和水灾影响,木桐村关帝庙曾遭到严重损毁。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旧址,在2003年进行过初步修复。2008年卢氏县党史办挖掘整理史料,协助布展,正式向社会开放。2014年,民政部拨款,继续修缮该旧址。2016年1月,该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挂牌“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2018年,该旧址被卢氏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结对帮扶单位郑州市上街区在该旧址挂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2020年,该旧址被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史志办公室命名为第二批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被中共卢氏县委组织部命名为第一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
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为一座独立小院,分卢灵洛中心县委旧址、豫鄂陕军区第四分区司令部旧址、第四分区陈列室3个展厅,展出了大量文献资料和革命文物,图文并茂,生动翔实。
“这里每年接待各地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学校师生1万余人次,成为卢氏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纪念地。近年,我们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恢复和重建了豫鄂陕党政军机关旧址红色旅游景点,现已成为豫西地区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这里红色氛围越来越浓厚。”木桐乡党委副书记楚熠宾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老区人民特有的奋斗精神,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 编辑:李鹏 ) |
探访木桐乡“红色足迹”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6-10 作者:本报记者 葛洋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