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纪雨童 通讯员信燕燕)提升司法救助工作效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检察情怀和温度。近年来,湖滨区检察院牢固树立救助案件办理责任意识,采取四项措施强化权利救济。据了解,该院近年针对残疾人、未成年人等人群共开展司法救助13件,救助金额30.48万元。 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联动作用,建立控申部门与其他部门合作及线索移交机制。通过员额检察官联席会议等移交线索,形成司法救助工作合力;通过与公安、法院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案件信息,为司法救助案件调查取证提供帮助。将开展司法救助贯穿检察机关办案全过程,受理案件3日内,主动书面告知受害人及家属申请司法救助的权利、条件及程序等,让受害人充分知晓,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将调查取证与检察服务相结合,司法救助与乡村振兴、法律援助相结合,对于司法救助申请人存在行动不便、居住偏远、孤独无依的,主动变申请人上访“求助”为检察机关下访“救助”,利用帮扶干部、法律援助律师等,主动帮助申请人收集调取相关材料。 强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清单条目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提交的申请材料等,并提供免费复印打印服务,减轻申请人额外支付,减少往返次数,提高办事效率,凸显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主动研究将追索劳动报酬致生活困难的申请人纳入排查范围统筹救助,及时收集固定证据材料。对使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生活仍困难的申请人,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通过与多家单位共同探讨,促使两起救助案件获得救助审批,为同类型案件司法救助探索新路径。 采用“三走访”狠抓取证质效。走访申请人,调查家庭实际情况;走访案件承办人,了解案件事实证据,跟踪后续民事执行进度,评估被告人刑满释放后的赔偿能力,排除“不予救助”的情形;走访村委会、社区,核实材料真伪,为准确救助金数额提供依据。通过“三走访”,有效提高救助额度,杜绝“蜻蜓点水”,精准把握救助标准,增加救助资金,最大限度开展救助,确保救助精准度。 ( 编辑:唐柳楠 ) |
湖滨区检察院:
树立责任意识 强化权利救济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2-03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