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务群众工作,不仅要有热情,更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我在这方面还需要学习提高……”近日,在三门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每位党员围绕“能力和作风”为自己精准画像,在“红脸出汗”中明确改进提升的方向。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解难题办实事这一“金标准”,查摆能力作风短板,引导干部职工在联系基层、联系退役军人中改进作风,在帮基层减负增能、帮退役军人办实事、帮“军创企业”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持续增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质效。 为及时倾听基层单位和广大退役军人心声,深入了解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围墙外”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定完善了县级领导分包联系县(市、区)工作制度,牵头建立了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研究、协调联络和督促督办机制,7名县级干部结合分管工作和领办的实事项目,定期深入分包联系点,用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接待来访等方式,代替以往开长会、发文件、电话“遥控指挥”,让指导帮促更具体、服务基层更接地气。 作为全省3个试点市之一,三门峡要在4月份之前,率先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领工作。为打通退役军人优待优惠服务“最后一公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整合多方力量下沉基层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帮助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解疑释惑、吃透政策,同时加强与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工商银行等单位协作,合力补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技术短板。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聚集扎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预约、错峰办理,加班加点提供延时服务;为方便年龄大、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申领优待证,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采集信息,为优待证申报工作提速增效。 “退役军人事务局真是娘家人,真为我们办事,太感谢了……”近日,急需高素质退役军人担任教官的问题困扰着三门峡某国防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张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找到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退役安置和就业创业工作人员的协作配合下,不到两天,张彦便和5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取得联系,其中就有令他满意的“对象”。 既为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又要帮助有需要的退役军人实现体面就业、稳定就业。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中,全市退役军人部门加强与人社、工信、工商联等部门协调合作,借力“春风”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并在市人事人才网、三门峡就业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辟《退役不褪色 就业再起航》退役军人招聘专栏,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介就业招聘岗位信息7600余条,并与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站)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引导帮助全市240余名退役军人在“家门口”找到合适岗位。 疫情反复,今年春节过后,湖滨区交口乡退役军人张占海再也不用去“长三角”打工了,经过市、区退役军人部门牵线搭桥,熟悉焊接技术的他在工业园区一家企业找到了新东家,每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我现在只有操作证,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参加退役军人技能培训,拿到焊工资格证,提高技术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就业是最大的实事。让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参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培训促持证、用持证稳就业,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确定的又一个实事项目。该局将持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全年完成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0人次,实现有意愿退役军人培训全覆盖、持证率90%以上,新增退役军人就业800人。同时,筹备三门峡首届退役军人电商直播大赛,组建市级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协调金融机构为“军创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激发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热情。 “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站)有什么困难,我们就想方设法,主动帮助解决;退役军人有什么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就在解决问题中倒逼自己提升能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红梅在点评县级干部领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时说,退役军人工作者要把岗位当练兵场、实干当试金石,用辛苦指数提升退役军人和军人军属的幸福指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张晓永) |
立足“二联”改进作风 聚焦“三帮”提升能力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增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质效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18 打印

- 上一条:我市多部门积极行动应对沙尘天气
- 下一条:变“文明指数”为“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