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浓浓“网格”情 温暖居民心

——记三门峡市优秀巾帼网格员吕珍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25   打印
  

作者:文/本报记者 吴若雨 图/李轶琛

  吕珍(右一)在社区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大家辛苦了!有几个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亲切的笑容、瘦小的身材、高高扎起的马尾辫,充分展现了干练姿态。4月21日清晨,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向阳街道甘棠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吕珍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1989年出生的吕珍兼职甘棠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在工作中,她是女强人;在网格中,她是领路人;在群众眼中,她是热心人。她用行动诠释着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展现着新时代女性的绚丽风采。

  巧划网格高效管理

  刚柔并济“妇”予力量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为便于服务和管理,甘棠社区将辖区内36个居民生活小区划分为5个网格,吕珍出任第一网格的网格长。第一网格共有7个小区709户居民。吕珍为了统计居民的基本信息,利用休息时间走家串户采集,把人员信息分类建档,以便高效管理。她人到哪里,温暖的笑容就到哪里。居民们都很喜欢这个认真而又亲如邻家小妹的网格长。

  “网格员的工作向来都是忙碌且烦琐的,需要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日常巡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解决突发问题、化解邻里矛盾……这样的工作我已经做了5年。”4月21日,吕珍告诉记者,在社区,网格员不仅是信息员、宣传员,更是服务员和矛盾调解员。多年来,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和带动群众,成了社区居民心中值得信赖的社区“大管家”。2022年,吕珍被三门峡市妇联评为“三门峡市优秀巾帼网格员”。“身为网格长就是要发挥带头作用,要有较高的认识和觉悟,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吕珍说。

  止纠纷耐心有温度

  解民忧穿线“绣花针”

  为了让社区关系更加团结紧密,吕珍对接居民需求事无巨细,以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腻,敏锐发觉问题细节和本质,用热情和真诚搭建起居民沟通的桥梁。2019年,吕珍在某小区巡查时,有居民反映邻居王大娘家经常吵架,声音扰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吕珍和该小区楼长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王大娘单独抚养儿子,并且有点娇惯他,如今儿子已经39岁了,仍不愿找工作,经常问母亲要钱打牌并很晚才回家,因此产生了家庭矛盾。

  找准矛盾症结后,吕珍联系社区民警一起找到王大娘的儿子反复进行劝说。最终,他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并主动承认了错误。在大家一致帮助下,王大娘的儿子做了一名保安,工作认真负责,现在也当上了小队长,家里再也没有了争吵。

  吕珍具有亲和力,沟通能力很强,她总能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激化。一次,吕珍在日常巡查时发现社区某小区张师傅经常在院内喷漆作业,产生刺鼻气味,影响小区环境。由于张师傅脾气不好,性格强势,居民们虽心有不满却不愿多说。吕珍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楼长联系,多次到张师傅家与其耐心沟通。

  “一开始,张师傅的怪脾气上来,谁的面子都不顾。我就转而跟他唠家常,从工作聊到子女,再聊到生活,几次下来,关系有所缓解。”吕珍告诉记者,她和张师傅成了朋友,当他们再次谈起喷漆事件时,张师傅拍着胸脯保证说:“放心吧,我明天就把东西收走,再也不在院内喷漆了。”吕珍表示,现在每次巡查,还是会碰到这位脾气倔强的师傅,但是,张师傅变得和善而友好。

  疫情防控奋战一线

  彰显女子“硬核”担当

  排查核对居民信息、摸清返市人员底数、加强科学防疫宣传、为重点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是疫情防控中的第一道“防火墙”。吕珍总是第一时间到管辖的小区传达上级对防疫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动员小区党员志愿者在小区门口设立卡点,全天24小时值守。近日,莘野苑小区的一名外地返市人员李先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居家隔离。“我家里没有米和油了,但我现在处于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出去买。”挂断电话后,吕珍对照李先生发来的清单将物资一一买齐送到了李先生家门口。细心的她还主动电话询问此类居民的处境并给予服务。面对其他外地返乡对疫情管控有抵触情绪的居民,吕珍总是不厌其烦地做着解释工作,告知他们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大家也给予了理解和配合。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点一滴朴实的付出。她不仅是一名基层干部,同时也是母亲、是女儿,担负着家庭责任的同时一刻也不忘群众的冷暖。“希望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居民多解决一点问题、多提供一点帮助、多作出一点贡献,让他们感到温暖而幸福,这就是我的愿望。”吕珍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