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前瞻性部署 清单化实施 全方位宣教 联动式督导

全市教育系统扎实做好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14   打印

  本报讯 7月12日,一条关于市实验中学校长崔新来《珍爱生命 关注安全》的视频,在朋友圈广泛传播。视频详细讲解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主题和意义。这是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河南省教育厅防范学生非正常死亡“十项措施”,进一步压实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所采取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市教育局把开展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年度“零溺亡”工作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严防学生溺亡事件发生。

  主动作为,及早安排部署。4月下旬,即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的通知》,明确教育部门、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中的责任,在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提前部署,全面启动防溺亡工作。召开全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强化“零溺亡”工作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各乡镇按照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摸清全市水域情况,强化水域管理,确保学校、街道、社区全覆盖。暑假前,专题召开全市中小学生防溺亡工作推进会,对该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点面结合,突出教育管理。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有心理障碍学生为重点群体,建立“三个清单”,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措施和责任人,做到“一人一案”,实现动态化管理、常态化跟进,做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以点带面抓好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暑假前,全市中小学校统一组织开展防溺水知识测试,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确保防溺水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家校联动,构筑安全防线。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校讯通、QQ群、微信群等平台,在周末、节假日前一天和假期定期向学生家长发送预警和提示信息,对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在节假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提醒,教育引导家长履行对孩子的监管责任,提醒家长做好学生在家期间的安全管理,做到知去向、知伙伴、知活动内容、知归时。同时,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校长讲安全”活动,引导教育管理者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压实压紧学校安全主体责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表率引领,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人人讲安全、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加强督查,注重跟踪问效。为扎实做好未成年人防溺亡专项治理工作,5月11日—19日、7月4日—8日,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联合组成调研督导组就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先后进行了两轮专项调研督导,各县(市、区)也分别开展了督导检查工作。通过督导检查,切实筑牢学校安全防范基础,全力保障校园平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张嘉 刘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