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深情回报家乡 大爱奉献社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05   打印
本报记者 夏泽辉

  “加上最近要资助的10名大学生,我资助的总人数已经有199人了。”自2014年以来,每年8月,马金亮既忙碌又开心,忙碌是因为四处奔波为家庭困难的准大学生送去爱心学费,开心是因为自己又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今年51岁的马金亮是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人,1990年3月入伍,1992年12月退役。现任三门峡长州矿业有限公司、三门峡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金亮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作为一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年来,马金亮为助学、扶贫、抗疫等公益慈善活动捐款捐物共计356万元,先后帮助189名贫困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并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他先后被评为2018年度“河南好人”、“第十届三门峡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9年“三门峡市劳动模范”、2019年“最美陕州人”、“2019—2020年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2012年,马金亮在担任陕州区政协委员期间,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贫困学生的情况,随即产生捐资助学的想法。2014年,在开办的公司尚未盈利的情况下,马金亮得知家乡有多名学生考上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于是主动承担起这些学生的学费。至今,这项资助行动已经坚持了多年,捐助资金共计65万元。

  为丰富家乡学生课余生活,自2019年以来,马金亮先后出资24万元,为王家后乡中心学校提供教育教学奖励基金,购买音乐器具、体育设施等器材,并每月为该乡上庄小学师生资助生活费1000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今年4月,他又为王家后乡中心学校捐赠一辆价值30万元的校车。

  致富不忘乡亲。2020年,中央提出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后,马金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认领王家后乡贫困户30户,并立下“军令状”,帮助他们尽快脱贫。之后,他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做思想工作,安排他们到自己的企业和农场打工,并资助其子女完成学业。马金亮还时刻不忘关注村里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2010年,他出资10万元,帮助解决上庄村5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2014年,他又投入110万元,为该村凿水井、修建蓄水池,从而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

  2021年至2022年,马金亮主动为上庄村、庙前村、朝阳村捐助修路工程款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共计16万元,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随着事业的不断壮大,马金亮又把慈善的目光投向社会。2020年1月,为支持武汉抗疫,他积极响应“中国好人网”号召,捐赠1.7万元为湖北疫情严重地区购置医疗防护用品。2020年2月4日,他主动联系三门峡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2万元;在了解到陕州区防疫相关物资短缺的情况后,他于2月7日将筹集到的22万元全部捐赠给陕州区红十字会。2020年2月10日,在医疗防护用品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为支持家乡一线防护人员的抗疫需求,马金亮积极协调、全力搜集医疗防护用品,将自己通过多种渠道采购的800个口罩、50瓶医用酒精、30件防寒棉衣等,悉数捐赠给王家后乡政府。2020年4月24日,得知学校将要复学后,马金亮主动联系陕州区教体局,向陕州区中小学捐赠口罩1万个,为学生复学做好防疫物资储备。2021年,郑州抗洪救灾期间,他通过陕州区红十字会捐款7万元;今年元旦,他又为陕州区政协、张茅乡、王家后乡防疫卡点捐赠价值近2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出身的优秀企业家,马金亮在企业经营中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言必行、行必果,坚持诚实守信,从不拖欠员工酬薪。自2009年以来,不论资金如何紧张困难,他始终把发放职工工资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每月按时足额发放近200名员工的工资。回想起创业的艰辛,马金亮说:“当了3年兵,在部队大熔炉里的历练,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铸造了我办事认真、坚守诚信的品质,感谢部队对我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