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让三门峡的中医药产业走向全国市场”

——访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5   打印

作者:本报记者 吴若雨

  中医药和养生文化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更好地推进其生活化、实用化?8月13日上午,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举办期间,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还针对三门峡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中国药膳研究会的工作就是让养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通过养生文化驱动相关事业产业的发展,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杨锐告诉记者,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们已经实现了过去“吃得饱”的目标,今天更希望“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长寿”。药膳把中药材中的一部分作为食品管理,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药食两用”,不仅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膳食,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作用。

  杨锐表示,他此次来到三门峡,一直关注着三门峡当前中医药方面的产业发展情况。“三门峡具有‘一步三药’‘天然药库’的美誉,有天然的药物支撑。野生药材1000多种,数量还是相当多的。有这么丰厚的资源,我认为要把它合理地开发出来,现在就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开发药膳产品。”杨锐说。

  杨锐用中国药膳研究会的做法举例。他表示,中国药膳研究会是跟餐厅合作,在餐厅里推出药膳,优点是可以即烹即食,但缺点是不耐存放。所以,近年来,他们把药膳产业向预包装产品化发展,预包装产品有一个好处,就是保质期长达一两年且便携。三门峡拥有丰厚的中药材产业资源,未来,如果能效仿这样的做法,实现资源产品化,就能让药膳产品走出三门峡,甚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