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抗疫“大考”中,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田沛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21   打印

  8月下旬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市市场监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逆行出征、向险而行,全身心投入到保供稳价和志愿服务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市场监管干部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强劲的市场监管力量。

  重任在肩,“突击队”向险而行

  我市主城区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后,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物资短缺状况尤为明显,市市场监管局急群众之所急,迅速成立“援企保供党员突击队”,班子成员带领7名骨干队员,点对点对接七大保供企业,深入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做好群众生活物资采购供应、储备调配工作,帮助保供企业协调通行证110个,调运物资3600余吨,帮助重点保供企业配送各类订单20万份,充分发挥了“保源头、保基本、保中枢”的关键作用。

  使命在身,“保供组”义不容辞

  随着静态管理不断强化,群众用药矛盾愈发突出,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组建药品保供工作专班,制定《静态管理期间药械配送流程》《静态管理期间购药须知》,紧急协调5家药械保供企业,启动重特大疾病患者DTP药房,协调解决精神药品配送难题,建立起小区登记、社区统计、街道汇总、指挥部协调、企业配送五级购药体系。班子成员带领8名专班干部与5家药企61名职工携手奋战,夜晚封装、白天配送,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运力,连续作战、不间断运转,为主城区近30万群众配送药械3.35万单,有效解决了群众“购药难”问题。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干部职工一手抓监管执法保障,一手抓民生保供服务,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分片包干,紧盯农贸市场和各大商场超市,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始终冲锋在保供稳价、安全监管的最前沿,保畅通、保供应、保生产,确保“白名单”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有序。此外,执法车辆变身“配送专车”,执法人员变身“配送小哥”,把一包包蔬菜、一份份药品送到居民手上。

  微光如炬,“志愿红”冲锋在前

  抗疫的“冲锋号”吹响,市市场监管局390余名干部职工响应号召,主动下沉社区,就地转化为志愿者,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小区值守、核酸采样、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有效解决了疫情防控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在这些微光点点的“志愿红”中,有领导干部主动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送去一日三餐,有50多岁的老党员毅然坚守老旧小区12天,有伤残退役军人为小区居民维修水表管道,有“90后”预备党员挺身而出担任楼长为民服务……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不断温暖和感动着群众的心。

  幕后英雄,“后勤兵”一路守护

  在市场监管主阵地之外,主要领导24小时驻守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部署、调度指挥,3名班子成员吃住在办公室,争分夺秒、通宵达旦,30余名干部职工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坚守在各级机关,接听着群众热线,保障日常工作有序、有效运转。热线处理电梯救援电话30余起,解救被困群众17人,受理“12315”热线电话146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了纠纷、化解了矛盾。

  全市静态管理解除后,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市市场监管局干部职工全力投入市区场所码“扫街行动”,5名班子成员负责5个区域,30台执法车辆100余名机关干部闻令而动,与公安、城管、商务等部门并肩作战、密切配合,督促商户落实“一扫三必查”要求,提高场所码申领率、扫码率,全体人员节日无休、日夜奋战,从开门到打烊,逐户宣传、逐店引导,督促完善场所码370个,检查各类场所2.1万次,营造了“人人知晓、自觉扫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