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纪雨童)10月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经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认定为河南省第一批7个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之一。 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是指在河南省范围内,长期农耕生产生活中创造、传承、积累下来的,具有一定年限,一定规模,一定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保护价值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内容包括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工艺技术、传统建筑、工具器物、物种物产、传统习俗、文化活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属于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是对地坑院这一“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真实写照,也是唤醒6000多年掘地穴居历史记忆的生动表达,更是三门峡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展现。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今,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历史。 据悉,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陕州区农业农村局、陕州地坑院景区积极组织完成了此次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获批河南省第一批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将有力推动对地坑院的传承和保护,促进我市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结合乡村旅游,让古老的农耕文明接轨“美丽经济”,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
陕州地坑院被认定为 省第一批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11 打印

- 上一条: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赓续文脉 一眼望千年
- 下一条:今年首批12只白天鹅飞临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