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三门峡市疾控中心:筑牢安全屏障 护佑生命健康

本报记者 刘晨宁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27   打印

  三门峡援郑流调队出征仪式

  重温入党誓词

  核酸检测

  为群众接种疫苗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杀

  灾难来临,总有人临危不惧,勇往直前;

  疫情面前,总有人义无反顾,迎难而上。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三门峡市卫健委的领导下,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市疾控中心”)以党建统领全局,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色完成了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消杀防控、开展流调、人才培养等业务稳步有序推进,全市疾病控制和预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时光不语,岁月无悔。近三年时间里,市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一次次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以实干诠释担当,以小我奉献大我,在病毒和人民群众之间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为全市父老乡亲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高举党建大旗 培育优秀队伍

  党建是统领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市疾控中心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市疾控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议制度,巩固“五星”支部创建成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部署,开展观看党史教育电影、现场学习参观、聆听英模事迹、参加首届“学习强国”河南省疾控系统答题挑战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立新冠疫苗接种党员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岗值勤和无偿献血等爱心志愿活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采取签订责任书、开展廉政谈话、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的尊崇意识、敬畏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定点帮扶工作,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名驻村队员到陕州区硖石乡石门沟村开展驻村帮扶,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出力献策,石门沟村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今年1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该中心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疾控工作能力水平再创新高: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作为主战场,加强流调、检测、消杀预备队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多次实战演练,保证关键时刻冲上去、拿得下;按照市卫健委统一安排,组织志愿者参与黄北小区疫情值守180多人次;先后选派两批志愿者支援许昌、郑州疫情流调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市委组织部授予中心党总支、第三党支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黄亮、李尊税、付丛丛、尚肖肖、郑爽、赵建明、武景福等7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党员”荣誉称号,树立起三门峡疾控过硬的作风形象。

  全力科学防控 筑牢抗疫阵地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自2019年12月31日起,市疾控中心敏锐捕捉疫情信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2020年1月15日,成立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发布防控信息,筹备应急物资。

  及时高效开展核酸检测。疫情初期,各县(市、区)暂无核酸检测能力,该中心卫生检验所担负起全市核酸标本的检测任务。6名检验员三班倒,24小时待命,保证样本随到随做,不放过任何可疑样本。“疫情初期防护物资紧缺,而且病毒威力尚不明确,大伙一头扎进实验室六七个小时,逐渐形成了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默契,就为了节约防护服。”检验员张毅珍说。面对未知病毒,全体检验员无人退缩,他们义无反顾冲锋接力,并在该所副所长武景福带领下,于2020年1月迅速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的实验室流程,确保符合生物安全制度,确保检测流程和废弃物处理规范安全,为核酸检测质量和实验人员安全筑牢制度防线。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疾控中心主要承担隔离点人员核酸检测任务,并且要对密接、次密接人员遵循“即采即检”原则,3个小时内必须出结果。所以每逢疫情反扑,深夜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实验室女职工较多,但服从工作安排已成为共识,该加班加班、该住所住所:检验员张毅珍和许苗苗家里都是较大的孩子看顾弟弟妹妹;检验员杨洁的爱人也有防疫值班任务,刚上小学的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只能请邻居帮忙照看;检验员李大攀作为所里为数不多的男同胞,更是常常主动承担急难任务。2021年,他的孩子刚出生没多久爱人生病,他仍坚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才回家……

  2020年年初,我市首例新冠确诊病例的核酸检测工作由市疾控中心检验所负责完成,后经省级疾控中心复核结果完全正确,由此拉开了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序幕,彰显了疾控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检验能力和迅速处置疫情的水平。2020年,该所共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样品检测8204份样本,新冠抗体检测2672份;2021年共进行重点人员及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3065份,新冠病毒抗体检测651份,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疫苗接种是防控疫情最经济的干预措施。近三年来,该中心根据要求积极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对全市新冠疫苗接种能力、接种量进行评估,及时更新全市冷链设备、接种设备,做好新冠疫苗AEFI监测与处置,24小时待命接收、下发新冠疫苗。截至2022年9月25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80.11万剂次。全市3岁至11岁第一针累计接种24.00万剂次,完成率100.74%;第二针累计接种23.20万剂次,完成率97.39%。12岁以上第一针累计接种156.21万剂次,完成率90.13%;第二针累计接种152.70万剂次,全程完成率88.10%。

  关口前移进行消杀防控指导。近三年来,该中心派出防控、消毒指导专业技术人员千余人次,奔赴企业、学校等重点区域,先后开展多轮基层防控指导,服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学校、乡镇卫生院等160余家;为大型活动、重要节会、各种考试等提供疫情防控保障、消杀指导上百次,为职业技术学院、黄金技校等学校开学提供疫情分析研判和防控方案指导。

  2020年,我市在全省最早实验室确诊发现病例、最早无确诊病例、最早病例清零;2021年,该中心坚持把“疫情形势早研判”“发现疫情早报告”“疫情苗头早发现”“阳性事件早处置”“权威信息早发声”的“五早”理念贯彻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2022年,全国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防控责任重于泰山,该中心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在一次次疫情来袭时走在最前,有力诠释了疾控人的无悔担当。

  积极开展流调 贡献崤函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病毒不断变异,形势瞬息万变,及时高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寻找传染源、理清传播链、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采取隔离措施等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近三年来,市疾控中心流调队严阵以待、闻令而动,牢牢掌握了防疫主动权。

  2021年,我市成立疫情防控流调专班,由市公安局统一协调安排工作,该中心流调队接受流调专班分配任务。“由于核酸检测一般都是白天进行,晚上出结果,一旦确诊阳性病例,我们就要在半个小时内赶到流调专班,常常在三更半夜出动开展工作。”流调队队长黄亮说。每逢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人员聚集和流动剧增,防控形势趋于复杂,流调队更是时刻准备着,24小时值班待命。

  今年1月28日凌晨2时许,流调队接到流调专班紧急通知:渑池出现疑似病例。时值寒冬,大雪纷纷,付丛丛、梁宁两名流调队员立即从家出发,但当时街上连出租车都打不到。两人商量后,一致决定顶风冒雪骑共享单车赶到指定地点会合。当时连霍高速公路已封,他们和公安民警一起沿310国道驱车前往渑池,中途遇到堵车,直到6时许天蒙蒙亮才到渑池。顾不上冻僵的手脚,更顾不上吃早饭,他们立即与省疾控专家配合开展流调。随后流调队又派去两名队员,4人一直工作到农历腊月二十九(1月31日),圆满完成流调任务才返回市里。

  4月26日至5月5日,灵宝一外地返乡人员确诊为阳性,该病例行踪十分复杂,且曾在市中心医院长时间停留。“市中心医院是我市最大的医疗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此事若处理不妥,后果不堪设想。”黄亮说。流调队12人全部紧急出动,分两班对该病例的行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信息进行严密核查,及时反馈给医院以及病例所在辖区,同时认真梳理风险点和风险环节,迅速给出科学专业的消杀、隔离等指导意见,为阻止疫情扩散作出了积极贡献。

  驰援外地也是流调队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多次参与省内外市流调工作中,市疾控中心流调队服从大局,勇于担当,为兄弟地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三门峡力量。

  流调队队员李尊税对今年1月驰援禹州的经历记忆犹新。他们到禹州后的首个任务是对一养老院的5名阳性病例进行流调。“养老院人员年龄大、行动不便,当地工作组提供的电话打过去,要么没人接听,要么方言很重无法沟通,工作极难进行。”李尊税说。当时该养老院疫情严重,流调队不能轻易去现场,他们设法联系到该养老院一个工作人员的电话,由他转述,才大致掌握了养老院阳性病例的行动轨迹及其密接、次密接人员情况。随后,在对一个中学生阳性病例进行流调时,出于职业敏感,李尊税重点详细询问了该生前几日在校情况。“疫情刻不容缓,虽然当时已是夜里10时,但我们商量后仍决定向当地工作组申请,围绕对该生已经查明的行动轨迹,对其所在学校开展流调。”李尊税和同事们连夜进入该校进行工作,详细询问密接、次密接师生,最终在凌晨3时完成初步调查返回驻地并撰写报告,在清晨6时形成初步报告提交。由于他们工作及时,该校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校园疫情扩散,保障了大部分师生安全。

  2021年8月5日,市疾控中心派出11名流调人员奔赴郑州,对118人进行流调,形成流行病学报告64份,新发现密接人员18人、次密接人员167人;今年1月8日,接省疾控中心紧急通知,三门峡市疾控中心不到2小时即组建了10人流调队驰援禹州,共调查阳性病例15例,撰写15份流行病学报告,排查判定密接人员241人,撰写241份密接人员流调报告;今年5月8日,该中心再次紧急组建16人流调队伍支援郑州,共调查13例阳性病例,排查密接人员1257人、次密接人员3453人、涉疫风险场所78个……

  强化综合业务 建立疾控屏障

  事后的反应再迅疾,也比不上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是疾控工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2021年,该中心及时提交疫情处置及进程报告20余次,管控86名密接人员和730名次密接人员,经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无继发病例发生。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共7757例,处理传染病预警信息607条,及时处理率达100%。2022年1月1日至6月20日,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共3112例,处理传染病预警信息215条,及时处理率达100%。

  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21年,全市下发新冠疫苗402.85万剂次,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12次,共下发疫苗32.51万支(60.78万剂次),各剂次疫苗累计报告接种率均达90%以上,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达90%以上。每月开展接种率监测、分析与报告,监测覆盖率达100%。2021年全省免疫规划业务综合考评月考核11次,我市4次取得全省第一名的良好成绩。2022年1至6月,河南省免疫规划业务月考核4次,我市获得3次第一名,1次第二名。2020年12月至今,全市共接种免费疫苗541.11万剂,其中免疫规划疫苗61.00万剂,新冠疫苗480.11万剂。

  健康教育全方位开展。开展以“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利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报纸、电视、宣传画、宣传册、大屏幕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三门峡疾控”微信公众号2020年至今发布各类信息590次共1019条,其中疫情防控相关信息526条,累计阅读量超100万次,“三门峡疾控”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优质政务新媒体”。制作印刷疫情防控各类宣传品20余种近30万份。“三门峡疾控”抖音号、视频号定期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短视频288个。与三门峡广播电视台、三门峡日报、黄河时报、医药卫生报等主流媒体展开合作,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在三门峡日报新媒体开设《疾控风采》专栏,报道三门峡疾控战线先进事迹,突出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目前刊发报道30余篇。2022年,协助三门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召开2次新闻发布会,向各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直单位发放宣传海报3200张,制作宣传板面20块。经过全市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达到28.04%,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14个百分点。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近三年来,三门峡市卫健系统始终将疫情防控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重中之重,扛稳政治责任,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四项机制,提升防控能力。”三门峡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669个,在入市24个交通卡口全部设置固定免费核酸采样点,形成系统、配套、协调、集成的防控体系。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市疾控中心全体人员以疫情防控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勤恳付出中感悟奋斗的意义,构建起日益强大的公共卫生健康体系,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出疾控人源源不断的蓬勃力量!

  本版图片由市疾控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