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我市5G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14   打印

  本报讯(记者李晨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深化5G赋能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让智能化、数字化赋能三门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力5G网络建设,持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截至10月底,全市完成5G网络建设投资1.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9.1%,全市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3216个,实现全市乡镇以上及农村热点地区5G网络全覆盖,以及大型商超、交通枢纽、三甲医院、高校等重点场景室内覆盖。加速布局工业5G专网。开祥化工、中原黄金冶炼厂、戴卡轮毂等12家企业已开通5G专网,通过网络切片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加持,实现5G网络资源按需配置、生产数据实时回传,为装备智联化、运行数字化、管理智慧化提供了坚实网络支撑。

  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壮大5G产业规模。我市把5G产业作为数字核心产业,深入开展扩容提质专项行动。灵宝市城东5G产业园,华鑫铜箔5G用高频高速铜箔、易事特5G+科创园项目,以及宝鑫电子等7家企业,分别被纳入河南省新兴产业链5G领域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华鑫铜箔年产8000吨5G用高速高频电解铜箔项目建成投产,实现5G专用铜箔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金渠银通年产60万吨5G用银粉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5G用银粉的国产替代化,电子信息原材料成为全市乃至全省5G产业的亮点。

  深化5G赋能,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5G+工业互联网”发展格局。万联融通(三门峡)工业互联网平台投用以来,累计注册企业1550家,发布工业品1784个、供需对接320个,有序引导5G技术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5G+智慧工业”初显成效。全年实施5G项目78个,总投资28.08亿元,纳入河南省5G项目清单32个,居全省第6位。耿村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荣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智慧采矿专题赛道一等奖。

  “5G+智慧农业”稳步推进。灵宝市5G未来果园基本建成,实现了基地气象环境信息、土壤环境信息、生长指标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监控。“5G+服务业”蓬勃发展。全省首个金融服务5G直播平台“三门峡金融”5G直播顺利开通,线上对接企业509家,实现融资2.11亿元。

  优化数字生态,持续夯实5G产业发展支撑。我市坚持定期组织数字化转型观摩考察,先后对接华为、腾讯、海尔数字科技、中电互联、老虎云等5G和数字服务商10余家,组织本地和市外第三方服务商开展“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深度行、入企诊断等活动,为推进“5G+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