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以技术创新践行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葛洋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12   打印

  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和人口发展工作,将吸引青年就业创业作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即日起,本报推出《有为青年 筑梦崤函》栏目,组织记者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对返乡青年、引进杰出青年等群体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进行采访,报道他们在创新创造、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当先锋、做闯将的生动故事,为城市赋予青春气质,让青年在城市中找到归属,奏响青年与城市深度融合的精彩乐章,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2月9日,河南省第五届“中原大工匠”获得者——今年39岁的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制酸分厂党支部书记、生产部经理韩战旗通过摘抄笔记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自2007年入职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以来,韩战旗将青春热血挥洒在技术及生产管理工作领域,先后在冶炼分厂、工程项目指挥部、熔炼分厂、精炼分厂及制酸分厂工作。工作的同时,他十分注重自我提升,受公司委培获得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士学位,2017年被破格晋升为有色冶炼高级工程师。

  在工作中,韩战旗负责参与的卡尔多炉废旧炉砖酸浸球磨,金银精炼废液铂钯回收系统分流改造,二氧化硫气体控电还原提取IC—Au99.995,精碲、精硒、高铼酸铵和海绵铂提纯技术的研发及流程设计等10余项重要项目,填补了公司多项技术空白。今年他参与的高金阳极泥绿色高效及关键金属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仅此一个工艺技术每年便可为公司盈利上千万元。

  韩战旗始终坚持“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果在一线检验”的工作方法和作风,用对标学习寻找差距,用拓展思路提升科技水平,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干劲,争创一流的业绩,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敢于创新之路。如今,他已成为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专家库成员、黄金系统专家库成员及中国有色智库成员,并先后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在《中国有色冶金》《黄金》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的重要项目获得河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2次、中国黄金协会科学进步一等奖2次、三门峡市科学技术普及成果一等奖1次。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科技创新更需要团队的力量。”在韩战旗看来,科技创新没有尽头,更需要集思广益,挖掘团队所有人的创新潜力。面对公司铜电解二期项目存在的问题,韩战旗带领团队集思广益积极为生产做“诊断”,为系统做“减法”,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有效举措不断提升发展活力。最终,该项目碲化铜各项指标、电解银合格率、金提纯技术及稀贵金属的综合回收能力等关键技术指标创行业领先,为打造企业利润增长点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韩战旗和其团队秉持着求新求实的态度,用行动说话,用成绩说话。在项目建设、生产指标、经营管理、降本增效等方面作出了成效,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资源的“吃干榨净”和企业管理的“降本增效”,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节约示范型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将继续把握好科技创新的时代脉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绽放冶炼行业的独特光芒。”韩战旗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