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侯鹏云)近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我市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建设高质量促进经济发展高质量,推动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幅提升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增绿补绿、丰富色彩、提升品质”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园林景观,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让市民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 加快实施一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在市区经一路改造提升工程中,保留现有行道树,增加2米宽绿化带,在道路交叉口增设街头游园,提升道路绿化景观。围绕南山片区建设,以南山公园植物园300公顷绿地建设为抓手,精心建设城市中心绿廊、城市客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着力打造4A级景区。结合旧城改造实施组团式游园绿化,以主城区湖滨区为中心,于今年年底前新建12处“口袋公园”,改造20处“口袋公园”,实施9条主干道绿化景观微改造,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台上地区31处“口袋公园”建设,呈现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联通的城市“口袋公园”体系。 精心谋划一批园林绿化长远储备项目。着力把虢国文化、仰韶文化、陕州文化、黄河文化、白天鹅保护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重点突出建筑、自然、文化、艺术等地方特色。规划实施城区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提升精品线路、片区项目,编制《三门峡迎宾大道及文博片区综合提升规划》,全力打造迎宾大道、召公路、崤山路、甘棠路4条精品线路和文博精品片区。谋划城区公园连通工程,立足“快进慢游深体验”,逐步实现青龙谷公园、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涧河公园、欢乐谷公园、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等综合性公园有效连通,城景融通、绿色贯通,更好地方便市民游园、出行。谋划(会兴)黄河绿博园建设,通过在地物种展示、在地风貌展示、在地文化展示,全力打造具有三门峡特色的乡土原生植物绿博园。 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建设一批特色化、景观式、长期性、有美感的城市驿站,精品景观线路、片区,城市小品等综合服务基础设施。探索建设具有城市文化特点的主题广场、公园、街头小景,扩展城市服务功能。加大园林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大量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草木,着力提升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加快建立人才补充增员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招录、培养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才,激发队伍活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
因地制宜 增绿补绿 丰富色彩 提升品质
我市全力打造“生态幸福”家园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1-29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