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为清廉崤函建设贡献“家”力量

——三门峡市弘扬廉洁家风助力清廉崤函建设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27   打印

  本报记者 张静怡

  “廉吏始祖召公巡视乡邑,坚持在甘棠树下办公,宁劳一身、不劳百姓,被后世传颂为‘甘棠遗爱’;唐朝名相姚崇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自筑‘藩篱’传承廉洁家风,为后世传颂……”

  走进“清风苑”陕州廉政教育基地,一个个廉洁故事、一句句家训箴言点缀着基地的馆、苑、墙、角,传递着清廉好声音,弘扬着清廉正能量。2019年,该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成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我市将清廉家庭建设与清廉崤函建设有机融合,聚焦以家庭“细胞”清廉促进社会“肌体”清廉,围绕激发家庭“廉动力”、凝聚家庭“廉能量”、弘扬家庭“廉文化”、筑牢家庭“廉防线”,开展家庭助廉系列活动,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为清廉崤函建设贡献“家”力量。

  市纪委监委以清廉家庭创建行动为重要抓手,每年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工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清廉家风润崤函”——廉洁从家出发系列活动,合力推进清廉家庭创建行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汇聚起清廉家庭建设强大合力。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样板,推动清廉家庭创建行动走深走实。

  湖滨区连续3年开展“堂前金语”系列征文活动,通过征集廉洁家书、廉洁故事等,萃取家风家训精华,打造湖滨廉洁文化品牌;灵宝市开展“清风传家廉润金城”活动,吸引300余名群众写“廉”联、颂清廉,分享动人家风故事,把廉洁文化融入当地习俗;陕州区纪委监委组织部分干部家属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廉政微电影、写下助廉承诺,倡导让家庭成为家人廉洁从政的温馨港湾……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

  市妇联持续深化清廉家庭典型培树工作,将廉洁治家作为各类家庭典型选树的必要标准,让清廉成为各类先进家庭典型的鲜明底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近3年,全市共评选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各类“最美家庭”281户,其中推出市级廉洁治家“最美家庭”30户,省级6户,并进行多媒体多平台广泛宣传报道,鼓励全社会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朗的党风政风社风。

  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家庭为关键,在全市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中持续开展“清风正气 从家出发”家庭助廉活动,通过组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学习、召开家风家教宣讲会、展晒“亲人寄语”微家书、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签订《党员干部清廉家庭建设承诺书》等方式,推动清廉机关、清廉家庭联动共建,机关基层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形成清廉家庭全域共建新格局。

  家庭是廉洁建设的前沿阵地,好家风如春风化雨,育人无声。

  坚持家风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将优良家风、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融入清廉家庭创建行动。

  在全市基层普遍开展“四组一队说家风”“乡村戏台展家风”活动,组织巾帼宣传队、“最美家庭”“好父母”“好媳妇”“好婆婆”等代表进机关、进村(社区),讲述身边榜样的好家风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廉”“嘱廉”;市县联动开展“家庭教育百场讲座进万家”和廉洁家庭文化宣讲活动,组织家庭教育志愿讲师走进社区、农村、学校、机关,举办各级各类家庭教育讲座160余场;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共沐书香润崤函”家庭亲子阅读系列活动,评选50户“书香家庭”和50名最美读书宝贝,引导全市广大家庭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廉洁家风,以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风。

  面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征集廉洁家风故事,全市共征集作品460篇,评选优秀征文49篇,并汇编成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廉为荣,自觉建设廉洁家庭,培育廉洁家风。

  持续发动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创作新时代家规家训和勤廉文化作品,共收集书法、绘画、篆刻、剪纸、摄影等多种形式作品500余幅、现代家规家训214条,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展播,有力增强廉洁文化作品聚集效应,引领崇尚清廉的社会新风尚。

  清廉家庭人人创,廉洁家风代代传。

  我市将清廉家庭创建融入各领域、深入最基层,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推动清廉价值理念在家庭落地生根,带动全社会以廉洁家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编辑:t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