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拼出好未来”系列报道之三

向新发展 科技强芯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7   打印
“拼出好未来”系列报道之三
向新发展 科技强芯
  
本报记者 白叶楠
  
  春风催新绿,擂鼓再出发。3月伊始,三门峡强芯铸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芯铸材”)又响起了熟悉的“生产旋律”,只见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作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争分夺秒冲刺“开门红”。
  
  依托自主开发的再生覆膜砂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5G设备,强芯铸材将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化平台管控工序的智能化生产,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还利用数字化设备精准用料,生产流程实时监控,控制产废排放,提高产品品质,使每批次产品有凭可依有据可查,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稳定。”强芯铸材董事长曾小平介绍。
  
  通过数字化建设,强芯铸材再次驶上了发展“快车道”,再生覆膜砂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综合性能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中高端铸件造型领域,市场占有率达到11%。产品不仅长期供应中国中车、长城汽车等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更获得了美国、德国等1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然而,谁能想到这家现代化工厂的前身竟然是一家投资不过10万元的作坊式小厂。
  
  从单一制砂,到专注于熔融陶瓷砂再生覆膜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再到发展成为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7项、中国铸造协会科技成果1项、河南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1项的大型科技企业。
  
  回望强芯铸材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蜕变,不难看出,始终离不开科技创新。
  
  “传统制砂成本高、质量低、污染大,不进行创新转型,找到新的技术突破点,就只有死路一条。”认识到绿色低碳是铸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曾小平本着“革自己的命”的勇气和决心,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搞研发。
  
  多年来,强芯铸材始终与东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保持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发挥熔融陶瓷砂优势、开发绿色铸造工艺、铸材再生应用、固废综合制用工艺等方向开展深入研发。
  
  2018年,强芯铸材牵头制定了《铸造用熔融陶瓷砂》团体行业标准,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00年,研发出一系列高铝矾土熟料加工精密铸造砂产品的生产技术,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熔融陶瓷砂再生覆膜技术成功入选《河南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有效提高铸件的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推动铸造行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时至今日,强芯铸材旗下已拥有10万吨陶瓷砂加工基地、再生应用研发基地、洛阳新材料研究院、辽宁丹东再生资源利用示范中心四大板块,并建立了1个省级研发平台,培育了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子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铸造用熔融陶瓷砂生产基地”“中国铸造行业铸造砂分行业排头兵企业”,连续4次获得中国铸造材料“金鼎奖”。
  
  创新的理念早已融入企业的发展基因。“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组建以可循环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科研团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在5年内发展壮大为全省乃至全国铸造行业废砂综合利用技术的领军企业。”曾小平说。

( 编辑:y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