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 > 正文
“天鹅北迁”系列报道之二

“天鹅效应”擦亮文旅品牌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8   打印

  本报记者 王梦

  眼下,白天鹅正陆续北迁。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天鹅湾等天鹅观赏点,不少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拍照,用自己的方式与白天鹅道别。虽要暂别,但展翅翱翔的白天鹅早已成为三门峡的超级IP,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态、文旅双赢的“天鹅效应”。

  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白天鹅飞越高山、河谷、沙漠、戈壁,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当“白衣仙客”飞抵三门峡,“白天鹅旅游季”大幕便火热拉开,八方来客接踵而至,沉浸式体验三门峡的冬韵之美。据市文广旅局发布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全市共接待游客623.28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269%,同比2019年增长178.6%。

  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碧波荡漾的天鹅湖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水天交接处,悠然的白天鹅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映成趣;漫步黄河公园,白天鹅游弋在芦荡烟雨湖上,宁静之中多了一份诗情画意;沿黄河生态廊道西行至天鹅湾,不仅可以观赏到白天鹅的优美身姿,更能欣赏到大美黄河的壮丽景色……

  近年来,随着湿地的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三门峡的白天鹅栖息地由4处增加到9处,白天鹅越冬数量最高达15395只,占全国越冬大天鹅总数的73.1%。市林业部门还特别强化了白天鹅食源地建设,建设仿生态食源地1100亩,让白天鹅享有“自助餐厅”,并加强白天鹅等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防控、救护、放生等工作。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天鹅湾、王官湿地等白天鹅重点栖息地均加大了对白天鹅栖息地的巡护频次,严防人群惊扰。

  一湖天鹅半城河。在多部门全方位的守护下,三门峡的城市之美和生态之美早已相互浸润,在这里,令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圣洁的白天鹅,还有人、鸟、河、城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节期间,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游客量达33.26万人次。”据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点做好白天鹅保护救助和沿黄生态廊道道路畅通工作的同时,该中心还进一步加大安全巡逻力度,以优质的服务带给游客舒适的游览体验。

  冬季到三门峡不仅仅能看天鹅。3月2日,抖音网友“拜可乐”发布了在三门峡旅行的短视频,视频中出现的庙底沟博物馆、陕州地坑院、三门峡大坝、天鹅湖等景点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截至3月7日,该视频点赞量达2600余次。天鹅邂逅之旅、温泉康养之旅、汤汤黄河之旅、亲子研学之旅、冰雪冬韵之旅……这些都是三门峡为游客献上的文旅大餐。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陕州地坑院灯会的“花灯”点亮了浓浓年味儿,传统文化融入特色民俗,陕州锣鼓书、吴桥杂技、打铁花、华阴老腔、川剧变脸、绛州锣鼓等100余项黄河流域国家级非遗项目轮番亮相,为游客送上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新春大庙会”,夜间活动精彩纷呈,轮番上演“拜老仪式”“马术表演”等大型实景夜间演出,推出NPC人物巡游、“天下函谷”城墙投影数字光影秀、小吃集市等特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

  徜徉庙底沟博物馆沐浴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流连虢国博物馆领略“周风虢韵”,走进陕州感受温润矿温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奔向三门峡,共赴独具风情的“天鹅之旅”,而三门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文旅活力,也随着国内外游客的脚步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