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庆
几乎每个国人都会无意识地
哼起《我和我的祖国》
这首歌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
让人在脑海中久久回荡
诠释着国人日益自信的爱国情怀
在国庆假期期间
更是唤起全民共鸣
《我和我的祖国》已成为
连接几代中国人的情感纽带
10月1日至8日
《河南日报》连续推出8个特刊
以歌曲和歌词
展现不一样的国庆风景
名字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往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国胜”“建国”“国安”“国忠”“乾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原大地,无数名字中嵌着“国”字的普通人,以各自的坚守与担当,诠释着“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深厚情怀。
国庆中秋假期,神州大地繁花似锦、万家团圆。当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假期时,有一群身影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写下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山,是地理的坐标,更是精神的图腾。循着“我歌唱每一座高山”的旋律,让我们于奇峰峻岭间,感受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于红色足迹中,追寻永不褪色的信仰之光;于文旅兴旺、物阜民丰的盛景里,见证新时代“青山”焕发的夺目光彩。
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流域里的每一条河流,都奔涌着时代的使命。黄河汤汤,绘就“幸福河”崭新画卷;沙颍河千帆竞发,内陆省份由此通江达海;伊洛河静静流淌,滋养华夏文明根脉;淇河清波荡漾,成为生态保护的鲜活注脚;湛河穿城而过,以持续治理润泽城市生活……它们是奔流不息的文明血脉,亦是联通世界的经济动脉。让我们聚焦河南的河,看古老中原大地上这一幅幅流动的风景,如何诉说着新时代的动人故事。
袅袅炊烟升起处,最是乡情抚人心。充满乡土情怀的赶集,正在年轻人中焕发别样魅力。他们用镜头记录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在熙攘人群中感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在传统美食的香气里品味乡愁。
时下,Citywalk(城市漫步)热潮还未褪去,Countrywalk(“村”游)又流行起来。城市人对自然的渴望与需求与日俱增,一场说走就走的“村”游恰逢其时。
从连天接地的航空枢纽到物畅其流的中欧班列,从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到云端互联的数字纽带,河南正用新时代的“四路协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宏图画卷上,刻下深深的中原辙印。
在青葱的校园里,当五星红旗伴随晨光冉冉升起,当洪亮的读书声与课本中的故事交汇,“祖国”二字在年轻的心中将会激荡起怎样的回响?对年轻一代而言,“祖国”早已内化于每日的知识求索中,外化于报效国家的理想里;既是精神的依归,更是梦想启航的辽阔舞台。